Responsive image
华人教会礼仪学界的“玲珑珠玑”
2012-03-05

钱玲珠教授在信德文化研究所2011礼仪论坛上汇报亚洲礼仪论坛的成果台湾教会如何推行礼仪本地化本地化是梵二大公会议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会议之后,于枢机在台湾大力地推动本地化,推行的祭祖礼仪是很成功的。

“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研讨会 学者之声
2014-11-28

而且在这里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忽略,就是在历史上的教会大学并不只是培养教会的人才,不只是对教会作了一些贡献,而且在许多领域培养了社会精英,包括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原厅长鞠志强在发言中提到的周文、焦若愚等等

英若诚:我的童年及家族往事
2013-06-27

祖父死后被梵蒂冈追封为森蒂斯·英爵士。多年后我父亲也被梵蒂冈封为爵士,称为英格那蒂斯·英爵士。

湖北襄阳一对夫妻因沉迷邪教相继自杀
2014-03-1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王忠即坦言,对邪教受害者的帮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邪教受害者主体都在农村,可农村地区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专业的医护,主要还是得靠家人的帮助。

让礼仪中的宣读更到位
2020-12-10

法律宜简明、历史要生动、格言要雅俗、诗歌宜深刻、诔应悲哀、咏赞要庄严。译本应该“现代化、大众化、普及化”,使中学程度,以至非信徒都能明白。

当前教会NGO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3-12-16

来自韩国的申东神父在陕西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了麻风病院;一批批修女分别在保定、云南和广东为麻风病人义务服务。

汉字隐藏的福音信息
2013-03-09

Shirley就說,看約翰福音1章29節的經,施洗約翰向人介紹「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的。」  困這個字,由「木」和「囗」(界限?)所組成。

章开沅: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2014-09-28

近年来,有华人学者指出,任何明都带有普适主义倾向,任何文明只有在互信的气氛中与对方进行直接接触、交流和对话,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种文明对话被称为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若17:3)四、结语藉这篇小我们一起思考了关于佛教天主和天主教天主的区别,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进行某些护教性的辩论,而是想和各位教友,特别是目前在自身信仰与别的宗教信仰间,感到困惑的兄弟姊妹共同进行一些反省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感谢天主,拙《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自二零一六年八月在香港教区报刊发表后,获得不少读者积极回应,从而激发我向国内外关怀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请教,再多作神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