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旅菲散记
2012-08-03

晋铎后他也在台湾服务多年,直到不久前被教宗任命为菲律宾一个华人教区的主教。据说他的主教府就在马尼拉总统府旁边,与总统为邻的他,跟时任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关系自然不一般,在他晋牧时,阿罗约便是座上宾。

专题:有关《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及其作者华姿
2013-01-19

书写成后,在出版之前,旅美女作家宁子在看了我发给她的电子文本后,给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当即决定在她主持的一家综合性文艺刊物上开辟专栏连载。

没有一种安息比得上倾听和执行上主的旨意 | Homily at the Funeral Mass of Fr Ismael Zuloaga, SJ
2012-11-26

有时为了让这些修道者获得合法的签证,苏神父偶尔也会借用庞大的人际关系,寻求一些菲籍华人朋友的协助,来帮助有急需的大陆的兄弟姊妹。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现在台湾除非是特别重大的礼仪弥撒中,否则是不用提炉的,因为我觉得那是欧洲文化中的,不是我们华人的。在台湾我们除了提炉,有时候也会用香,有柱香、盘香等,人们也都是接受的。

一位老主教自己选择的葬礼
2018-02-11

王愈荣主教在担任台湾地区主教团秘书长和礼仪委员会主任期间,曾默默为华人教会翻译了众多教会文献,又大力支持大陆教会的礼仪及相关图书出版。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当时第一间亚洲的总修院于1664年由巴黎外方传教会在现时泰国称大城(Ayutthaya)的地方开设,加上1724年马国贤神父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建立华人圣家学院(ChineseCollegeoftheHolyFamily

孙中山广州脱险记
2011-10-25

1878年(光绪四年)4月,因其长兄孙德彰(孙眉)在檀香山垦牧有成,获当地政府特许招徕华人前往助垦,孙中山陪同母亲随搭载运送移民的轮船前往檀香山。

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2015-06-03

有一段时间,田神父帮忙巴黎华人团体为青年人组织教理讲授,每月举行一次泰泽祈祷。2011年9月-2012年7月,他兼职在一个巴黎郊区的堂区服务。

高一志为利玛窦的“上帝” 与“天”术语的辩护
2017-05-26

而今,由于新教团体在中国及其它华人地区的迅速发展,以至于好多人只知道有上帝,而不知道有天主,尤其是,当新教人士在翻译天主教的灵修书籍,用上帝去表达天主时,致使许多天主教人士无法认同和接纳本来曾经属于中国天主教的这一术语

特稿:天主教对中国祭祖认识的演变
2017-03-30

目前,台湾和美国的天主教华人教会都在每年春节和其他规定节日举行这种基督化的敬祖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