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地缘政治之外:在难民(移民)中的天主教
2016-11-22

在梵二公会议结束五十周年之际,他于2015年12月8日开启了普世天主教的慈悲禧年,也正是为了迎接慈悲禧年,他号召欧洲天主教以实际行动在“每个堂区、每个修会团体、每个隐修院、每个圣地发扬福音精神,接受一个难民家庭

神父之楷模——贺天赐(赫斯堡)神父
2015-04-01

葬礼弥撒由十字架修会美国省会长多默·奥哈拉(ThomasO’Hara,C.S.C.)主持,并由现任圣母大学校长詹金斯神父讲道,参加共祭的有两位枢机主教、六位主教和近百位神父;追思会由圣母大学校友、现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信仰是幸福人生的一泓活泉
2016-04-22

在这里,他工作认真谨慎,对自己严格要求,业务技术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曾代表河北省农行,多次参加省内各地市农行会计业务大检查,后又代表国家农总行参加了全国农行系统业务大检查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中梵双方对话本身其实已经意味北京的天主教政策发生了改变,容许教宗在选圣中国主教职务上扮演决定性角色,没有「自选自圣」的「爱国会」已经不是过往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爱国会,而是成为严格按照字面意义理解的「爱国会」:一个「由全国天主教神长教友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爱国爱教的群众团体

归去来兮,与主同行——以色列朝圣有感
2015-07-06

2015年5月5日至5月13日,来自全国23个城市的兄弟姐妹齐聚北京,其中4位神父,一位修女,一位导游,其余35位教友。年龄28岁到78岁,涵盖老中青三代。在主眼中,我们都是孩子。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page]2、教会自身的因素就在这一系列混乱多变的社会因素的困扰下,美国天主教会也同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一起感触到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1962-1965)的革新力度。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三)
2012-04-27

与基督教同根的罗马天主教,在中国除了背负一般意义上洋教的恶名,过去曾被严重污名化之外,还受到了两个特别因素的影响:一是受中梵关系的制约,政治上高度敏感、与政府关系复杂;二是经历了梵二会议后的罗马天主教虽然做了重大改革

辽宁教区:信德年牧函 在信德上站稳
2012-10-22

这一年凝聚着双重的周年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及《天主教教理》颁布二十周年。教会邀请全球天主子民在这一年中特别彰显信仰的力量和美好,如教宗手谕所言信德之门一直为我们敞开。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1-02-2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父们吁请教会的全体牧人们更加充分地运用四旬期礼仪内有关圣洗的特别要素(《礼仪宪章ConstitutioDeSacraLiturgia.SacrosanctumConcilliun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11月3日至15日,正式召开九国会议,谴责日本。日本虽拒绝与会,却也不愿为难民区而得罪列强,再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