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有个叫戒嗔的小和尚,开了个博客,非常火,有几千万的点击数,其中文章后来还结集出版了三本书《戒嗔的白粥馆》,风行两岸四地并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天主教代表专访
2006-12-14

以前人们认为中国不信仰宗教的人多,无神论者多,其实不然,因为每个人都有宗教性,有些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他有其宗教性方面的追求,比如对故事的追求(看电视连续剧),对某些报纸、文章的追求,这种宗教性是每个人都有的

悔改重生 献身福传
2012-12-17

以前一提起福传,我总以为那是神父、修士、修女的专利,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每次看教会报刊时,凡是有关福传的文章我都略去不看。然而当我的生命发生转变后就大有改观了。

有关全人类的好消息
2012-12-20

当你看完文章后,如果你想了解耶稣,你可以在平安夜走进天主教堂,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以歌声、以心灵在赞美歌颂他。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田磊神父文化互融这个词来自台湾赵一舟神父,何光沪教授也写过一篇文章,对比本地化本位化本土化境遇化本色化等这些词,基本上这些词都有一些历史过程。

欧洲人的信仰去哪儿了?
2015-01-28

(本文系《境界》推出的欧洲信仰反思系列文章之一,

一位老主教自己选择的葬礼
2018-02-11

神父在文章中就丧葬习俗所做的延伸思考非常有必要。我们常说信仰让我们善生安死,论语里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以我们中国人最讲究办丧事的礼仪、规格。这些当然都是对的,应该的。

世界主教会议后宗座劝谕《爱的喜乐》
2016-06-16

在西方国家的理解和接受层面上,这主要是一篇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变化的文章,并涉及到了再婚的离异人士领受圣体的话题。

特稿:“一带一路”的精神层面
2017-01-18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希望表明,这四项理念也契合基督教神学的内涵,基督宗教的神学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面对“罪恶”和陋习,基督徒守住了“底线”
2022-03-08

文章是调查基础上的思考,用文字展现给朋友,或许对理解当下的基督宗教有些许帮助。1.“十诫”软化了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晚明天主教传入中国,基本是以家族为纽带传承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