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谈神父修女的离职现象


2012-01-30 10:17:56 作者:金鲁贤 主教 来源:《信德报》2012年1月19日(总第474期)

    编者按:近些年神父修女的离职还俗现象已引发了广大神长教友的普遍关注,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教会的形象,对不少教友的信仰产生了冲击。现将2001年金鲁贤主教在金泽聚会上对上海教区神父的讲话予以刊载,切愿能对今天的中国教会起到警示作用,也希望大家回应讨论。
    希望那些受到外界诱惑者,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一定慎重考虑,不要像圣经中的浪子那样武断地离开;希望那些离开的修道者在反省后也能有如浪子般回归父家的勇气。  
    “距离就是美”,希望修道人在各自团体内彼此尊重和关心及保持适当距离的同时,多些理解,相互接纳,在主内友谊和共融与奉献中进步。



    这几年特别困扰我们和那些关心教会前途的人们的心灵的一件事是:上海教区人才的流失。具体说来,神父、修女还俗的人正在增加,神父有7名之多,修女则高达20余人。人们都在问:这是为什么?当初他们不都怀着一颗热烈奉献自己的心前来的吗?为什么却带着失望的情绪而出走了呢?这是为什么?我们在问,你们也在问,教友也在问。责任又何在?我作为主教,上海教区的领导,责任是逃不了的。每次听说××走了,我心中都感到一阵剧痛,但表面上还故作镇静说:“人各有志”、“我尊重人的自主权”……笼统地捶胸说:“我罪,我罪,我的大罪!”然而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又怎能防止人才的继续流失?
    历年来,有的是不告而别,招呼不打一声就走了;有的只是临走前通知一声,行李早已搬走;有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有的留下一封短信说自己意志不够坚强,不能胜任铎职;或有的说:诱惑太大;还有的说:我奉献了一切来教区,但教区内找不到爱,不可久留。这些人走后音信全无,偶尔有些传言进入我的耳中,无从核实,我只能为他们祈祷,祝愿他们幸福!
    说“教区内找不到爱”的人,我深信他们自己肯定充满爱心,全心服务于姊妹兄弟,到头来,得到的却是怨恨,于是失望,怏怏而去。可以这么说,人人充满了爱,那么恨从哪里来呢?是不是仇人,是不是魔鬼撒下了莠草的种子?
    为什么修道人,这些到处向人宣讲天主是爱的人,这些时时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人,却如此难相处呢?这使我想起 “文革”时,上海的一些神父们集中在201号的老房子内,两人一间房,室内共用一张桌子,同室内两名神父面对面坐着共进三餐,却从不对话,饭后各擦半个桌面,从不为对方的那半面抹一下,真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又使我想起最近一个地方的四名修女,有了矛盾,不能同桌吃饭,四人四方,甚至有人说其中两人有仇、不共戴天。这实在令教友跌破眼镜!与此相反,我认识两个人,也是你们认识的,即刘建老师和吴培荣老师,他们两家曾几十年之久合住一套房,合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他们两家好几口人,从未红过脸,从未吵过架,相敬如宾,把方便让给对方,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他们不是基督徒。想到这里,我为我们自己人感到脸红,不知说什么好!
    我和有些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回答是这样的:到了社会上,我们有思想准备,我们会应付,我们会彼此谦让,互相容忍,平安相处,即使我们碰壁吃亏也心甘情愿,然而在修会中……
    我能领会的是,在修道人中间,彼此就不易相处,难以容忍、不肯相让了!他们矛盾何在?我们深入了解,发现都起源于鸡毛蒜皮之事: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引起误解,藏在心中,又不肯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于是,猜疑心、嫉妒心油然而生,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一旦控制不住,全面爆发,不顾一切,不可收拾。这时,世俗前来招手,世间红红绿绿、五彩缤纷,再加上魔鬼乘虚而入,这时,感到自身处于无边苦海之中,越想越苦,觉得只有跳出这个圈子,脱去黑衫再次步入红尘,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我奉献了一切来到教区,却在教区内找不到爱”的说法,反映出其原本来时是要得到什么的,这和自己“奉献一切”的说法颇有矛盾。这里让我引用关俊棠博士《步入红尘》这本书内的一句话,他说:“奉献意味着舍弃、抛弃,也就是说,拥有以后才能奉献;原本没有,何以奉献?
    耶稣召叫若望、雅各伯时,他们有父母,有渔船,有雇工,他们都抛弃了跟随耶稣,这是奉献!伯多禄也有渔船,他已独立谋生,又娶了妻子,耶稣一号召,他就抛弃上述的一切跟随耶稣,这是奉献!玛窦原是税吏,这是有相当收入的一种职业,耶稣一号召,他抛弃了一切,跟随耶稣,这是奉献!奉献的前提是拥有,未曾拥有,何来抛弃?何来奉献?拥有后奉献就颇有难度:富少年听到号召,顿有难色,因其拥有巨大的财产,不肯舍弃,不肯奉献,怏然离耶稣而去。拥有万元的人抛弃万元,和拥有百万的人抛弃百万同样困难。宗徒们舍弃一切确实难能可贵,因为他们把拥有的一切全部奉献了出来,终身不悔。为奉献一切的人,耶稣允诺给他们的是什么呢?是苦爵、是十字架,而不是世间的荣华富贵。12位宗徒开始都接受不了,但舍不得离开耶稣。茹达斯也服从了耶稣的号召,也曾抛弃了一切跟随耶稣云游加里肋亚各地,但由于他得到耶稣的信任,掌管小团体的财产,接触到金钱,才发生了变化。金钱是动人心的,供养耶稣的献仪,由茹达斯一人支配,没有监督,无人查账,他就起了贪心。跟随耶稣,他得到了实益,沾沾自喜,他冷眼看耶稣一再得罪权贵走死路,再跟下去,也要倒霉,不如临散前再捞一把,于是私下去找耶稣的敌人,以30银元的代价出卖了耶稣。人堕落是一步一步往下滑的,我们应时刻提高警惕,自己约束自己。
    我们都是献身天主的人,但是我们奉献一次不等于奉献了一生。我们人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容易动感情;二是极健忘。今天发的誓愿,明天就会忘掉,所以教会要我们定时复愿;有的修会有永愿,即终身愿。仁爱会修女没有终身愿,其会祖认为人的誓愿极难顶用一生,每年复愿更为现实。我们应私下经常向天主复愿,提防我们向天主食言。
    上面我引用关俊棠博士的话,人得先拥有然后能有所奉献。对我们献身于主的人来说,东西增长了,不得视作私有,应全部奉献,我们来时,可能只是一个小青年,只有初中文化的水平,孑然一身来到上海,举目无亲,几年下来,文化水平提高了,有了大学的水平,掌握了一门或两门外文了,又会电脑又会开汽车,会修机器,熟人也多了,朋友也多了,关系也多了,门路也多了……这些都是资本,我们是感谢天主恩赐,感谢教会的培养,把这些资本奉献给天主、奉献给教会呢?还是沾沾自喜地窃为私有,认为羽毛已丰满,可以抛弃教会、投入社会、成家立业呢?
    就时间来说,人向前走,一路是岔路,人生就是不断选择道路的过程,走向天国的路不是直线的,十字路、丁字路多着呢!天国的路是窄路,其余的路是大路;通往天国的是十字架的路,其余的是五彩缤纷、金光闪闪的路。那儿有扣人心弦的音乐在吸引我们,有引人想入非非的图像雪片似的飞来!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抽象的话,一觉醒来仍是寒窗陋室;今天则不然,一打开电视机、电脑,美丽的人物栩栩如生,满面笑容向你走来;种种广告,气象万千;生财之道,俯拾即是。身在斗室更觉寂寞无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想当年,太幼稚,竟然抛弃红尘;看今朝,心灵成熟,顿觉“今是而昨非” “来者之可追”,于是赶快逃离此地,再入红尘。如上所述,有的向长上打个招呼就走,有的干脆不告而别,一走了事,我们只能带着惋惜的心情望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默默为他们祈祷,但愿他们能奋斗成功,得到他们所追求的幸福,而不失去天国的永福。
    感谢天主,和我们分道扬镳的人毕竟是少数。可有些人忠告我说:“主教,不要太乐观,出走的人还会有,只是时间未到,条件未够成熟而已。”忠告者不是没有根据,修院初创时,有一名修生在外报考了学校,一名到招工单位去应试,他们不露声色,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耐心等待着结果,待入学通知书、招工录用书一拿到,就带了行李走马报到去了!这是指时间。所谓条件,主要指备足粮食、积蓄钱财,有人省吃俭用这是正当的,而有人把弥撒献仪装在自己口袋里,不按规定上交给教区,有的把巨额捐款以自己私人名义存入银行,有的重复报销,以装腰包。这些已是不正当的手段,其性质已经是贪污公款、触犯教规、违背了和教区所签订的合同。有的外边早已租好房子,但认为暂时身留教区,在经济上是有利的,所以设法多待一段时间。
    人才流失是事实,爱教会的、献身于主的人对此都深感痛心,他们也都向我进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才进一步的流失
    未发愿的修女、未晋铎的修士,表现都很好;他们用功念书,恪守制度,虔诚敬主,谦虚认真。但一旦出了修院、初学院,其身份一变,举止也变了,而且变化之快,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一位香港主教和一位德国主教曾向我说:“主教,新神父必须在老神父处做几年副本堂,再转到另一位老神父处做两年,然后可独立管一堂区。若一圣神父立刻委以重任,容易出事,其责任,主教不能推卸。”这个忠告,极为中肯,但在上海教区行不通。我们全体神父共57名,其中1985年前圣的只有13人,大都已届耄耋之年,我起用新神父,好像是拔苗助长,明知行不通而行之,奈何奈何!
    另一位外国朋友向我说:“金主教,你和你的神父肯定沟通不够,在你身上,他们找不到父亲般的爱,有问题不向你讲,有困难不向你说,今后把教区神父列一名单,每天有一人和你共进午餐、促膝长谈。”乍听起来这意见不错,我也试行了一个短时期,但行不通呀:我住在山顶上,爬上山来和我共桌,我的主食是粗粮,我的菜是三小盒子,无糖少盐,内容很少变化,神父坐在我对面很不自然,饭菜又不对味,简直是受罪!我于是放弃这个做法。
    我劳改回申将近20年,我的经验是地位在变高、朋友在减少,也可以说主教在教区内、在神职人员中无朋友!想想可悲,这又能怪谁呢?
    有些人向我说:“教区神父应过团体的生活。”他们说,一名出生在农村的公教青年只身来到大都市,一旦圣了神父,来到一个富裕的堂口,身边是年轻的修女,周围是时尚的姑娘,接触的是有钱有闲趣有好心的教友,受到的是尊敬,得到的是爱护,塞来的是钞票……一下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年轻的神父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是感谢天主,更加肖似基督、努力宣讲福音为穷人服务呢?还是追求世俗、迎合新潮流,肖似新富新贵呢?如果继续过团体生活,就有兄弟相互照顾,互相支持规劝、相互督促,容易向上而不滑坡。国外新的趋势是若干本堂神父,共在一名老神父住院中,共进晚餐,公念日课,再分头做其牧灵工作,饭桌上可以交流经验、讨论问题、研究方法,收益良多。我曾多次向各位总铎作此建议,但据说实施中有不少困难,无法坚持。总之,对有些神父来说,自由是最宝贵的,一人更逍遥自在,不愿参加团体生活。我生怕以牧灵工作需要为借口,忽视了神父们的团体生活,到头来,神父的圣召轻易丢失了,牧灵工作也没有了。
    上述措施都是试图以外界的措施影响神父修女们,在外因上下工夫,而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教区内外众口一致地说,应大力加强修院的培育工作,关心教会前途的热心人士经常建议修院领导应重视修生们的灵修课,培育团体成员以身教为主,教育修生们爱主爱人、甘贫乐道、谦逊服从。修院的教学工作的重点不应只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只抓课时,只看考试分数,而更应重视培养其如何热心事主,如何注重公德、喜爱劳动,如何助人为乐,如何朴素节约、不贪钱财等等。我们佘山修院的培育团19年来一直在奉行上述建议。……
    修院工作固然重要,但修女、神父们的继续培养工作同样重要。修士们一圣神父,一般就认为目的达到,可以松一口气,又认为自己身份已变,不再是一个受人管辖、受人管教的学生,而是教友尊敬的神父,得享受神父的待遇了!修道修德犹如逆水行舟,手稍一放松,船就急剧倒退,甚至一泻千里。那么如何保持自己对基督的热爱之心,除了本人坚持祈祷、自我鞭策以外,要坚持自己曾发出的要诚心诚意服务教会的意愿,此外,还必须有神师神父,有问题不去咨询长者的意见、有诱惑不敢向领导吐露、有困惑不求友人指导,那么不慎落入陷阱就无力自拔了!每一位神父,尤其年轻神父应有一名神师神父陪伴他前进。
    亲爱的神父们,今天我向各位提出人才流失的题目,请各位讨论也请提出办法来抑制这个倾向。请大家和我一起祈祷,伏求圣神降临从天射光充满我心。
   (内容有删节)

本文标题:谈神父修女的离职现象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