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如果这样,有求必应!(谷1:40-45)


2007-02-08 09:51:12 作者:高雷庆神父 来源:信德报(第292期)

    古有一首平民诗: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盼阴天。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作个老天爷很难啊!最难作的时候是四月份,这个时候蚕需要温暖才能孵化,田里的麦子却需要寒冷才能长好。出门在外的行人需要晴空万里,而在家务农的人们却盼望阴雨绵绵,还有一种人却希望天气是不晴也不下雨的阴天:采桑娘子。因为阴天凉爽好干活啊。这叫老天怎么做?一个字:难!
    老天难作的原因是万物在同一时间内各有所需,而所需要的却恰好是互相矛盾。人何尝又不是呢?两家打官司,都想赢,都来求神求佛,都很虔诚真心,神佛该保佑谁赢呢?两国交战,都想打败对方取得胜利,因此双方都在虔诚祈祷,天主该保佑哪一方呢?人在天主面前往往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对于天主应有的义务,却不断地要求这要求那,结果是每每所求都落空,反倒影响了自己对天主的信心。在这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祈祷才能有求必应呢?
    耶稣亲自教给我们的经文里就有答案:“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意思是我们在天主前不应再寻求自己愿意什么,而应该寻求天主愿意什么。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所愿意的,也要看看天主是否愿意,一切都应该把天主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如果这样,有求必应!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又有几个人像圣经里的那个癞病人又智慧又聪明呢?
    看福音里记载的那个癞病人怎么求的。首先他做了两件祈祷前的准备工作:一、他来到耶稣跟前。既是“来到”,就必然有寻找的过程,既然寻找,就有热切期待盼望见到耶稣的心情;二、跪下来求。无论古今中外,“跪”是表示臣服的意思。在战场上,失败的一方都是跪下向胜利的一方表示归降。在宫廷中,无论大小官员,见到皇帝,都是以跪拜方式表示自己臣民的身份。癞病人在耶稣跟前跪下,表示了他在主面前的卑微,更显示出自己是天主的子民,承认耶稣是生命的主宰。这一“跪”,更深刻地表示出对耶稣坚定的信念。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聪明的癞病人是如何求的:“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他没有像我们一样,有时不顾一切,不断地向主说,求你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更不会像有些人的祈祷说,如果你不给我所求的,我就不相信你了。这种拿信仰与天主作交易的人,怎么能使天主喜悦?怎么能使天主俯听他的祈祷呢?癞病人首先寻求的是耶稣的意愿,耶稣喜欢不喜欢。其次才说出自己所求的愿望。这样祈祷的效果是什么?让耶稣动心了,“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耶稣不嫌弃他(犹太人的规定,凡患有癞病者,要远离人群,更不得与人接触,因为这种病传染性极强),而治好了他。
    癞病人获得了痊愈,耶稣却不让他到处宣讲,目的是怕更多的人为治病而阻碍了他的传教工作。可癞病人却未听从,因为天主在他身上施予的恩惠,使他不得不大肆宣扬天主的名号,光荣天主在人间普施的救恩。他无以回报主的恩典,因为他一无所有。宣讲耶稣的名,成了他唯一还报天主恩宠的行为。

本文标题:如果这样,有求必应!(谷1:40-45)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