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人类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但无法忍受生活的无意义。人类能够忍受苦难,但无法忍受无意义的苦难。俄国学者基米列夫说:关于意义的问题,或显或隐,伴随着人的一生。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3、现代化转变中,社会和人群的挑战  在人类社会的转变时期,特别中国社会的转变时期,我们所面临的绝非仅仅科学技术及物质化的挑战,来自社会和人群的挑战对我们更加强大。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元旦第四十二届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宗教自由滋润人心,使人对一个合乎正义与和平的前途怀抱希望,即使在面对极严重的不正义现象和处于物质心灵窘困的状况中。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当前的中国教会还普遍不成熟,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许多人依然从功利的角度看待信仰,认为信仰是为了寻获或得到,寻获的对象未必是物质层面的,可能更多包含心灵的层面,如内心的平安、宁静、喜乐等。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梦与穿越
2023-03-14

而庄周梦蝶,实际情况应该是这位睿智的哲人在睡梦中,他的灵魂因某种机缘巧合而进入到更高的维度空间,他摆脱了物质实体的重轭,前往更高维度的平行世界,能够以虚幻的形式存在。

罗马:教宗方济各201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手足之情──和平的基础及途径
2014-01-02

种种新的意识型态──其中漫布着个人利己主义,自我本位主义,以及物质消费主义,削弱了社会的结合力,却注入了那种「随时可丢弃」的思考模式,导引我们去侮辱和遗弃那些最软弱和被认为是「无用的」人。

执著教会艺术的圣像画家王怀爱与岩彩画
2018-11-30

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凝结,艺术作品也是物质的洗练。

沈斌主教专访:上海主教的使命与愿景(下)
2023-10-26

主教当注意司铎的神修、精神及物质的生活,使能圣善生活,善尽己职”(《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16)。您认为神父们在教区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角色?对神父们的持续培育有什么计划?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形物之造》,一册,论物质万物之创造,1676年出版。6.《人灵魂》,共六册,论人的灵魂,1677年北京出版。7.《人肉身》,论人的肉身,两册,1678年。8.《总治万物》,论宇宙的统治,两册。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07-11-09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