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当中国改变,德日进重现眼前
2015-02-20

以下是对这些发展的一些阐释:(a) 德日进提供了资源去思考超越文化和民族国家决定论的人类处境;(b) 他的一生阐释了一个司铎暨科学家在中国的临在,如何挑战传统的传教模式;(c) 全球化给德日进设想的进化及在日益复杂的管理的方式提出了新的关连

北京、教宗和西方的“破坏”
2016-08-31

在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罗马教会进一步密切关系的前景继续招致与教会有联系的训练有素群体危言耸听的警告,坚持将天主教会视为西方领导北大西洋的相关宗教、试图让教宗成为美国-西方领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的道义

特稿:“如同天主满怀慈悲!”
2015-07-06

廿世纪三十年代,由慈悲耶稣显现给波兰的圣傅天纳(St.Faustina,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心灵秩序重塑与社会正义的重建

梵蒂冈:二O一九年遇害传教士名单
2020-01-09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暴力全球化”趋势。过去,遇害传教士通常集中在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但二O一九年,这一现象更加普遍和广泛。10个非洲国家、8个美洲国家、亚洲和欧洲各一个国家流淌着传教士的鲜血。

信德年,一个良机
2012-10-15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剧,然而,人类却迎来了深重的信仰危机:人心都在渴望、寻找天主,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参阅P.F.,3,12)。于是,教宗奉劝基督徒:我们不能让盐失了味,或让光明被隐藏。

教宗方济各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
2016-01-02

教宗表明在当今的世界上,和平的一大威胁是冷漠的全球化:人们互不关心,对世界的种种创伤无动於衷,对近人的悲惨处境坐视不理。

2006年四旬期文告
2006-03-01

这些仁爱工作指出,达到全球化之道,就是以人类真正福祉为重心,因此也是走向真正和平的道路。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2

这些仁爱工作指出,达到全球化之道,就是以人类真正福祉为重心,因此也是走向真正和平的道路。

教宗:请求宽恕冷漠者和制造灾难的人
2013-07-09

我们是一个忘了哭泣的社会:全球化的无动于衷使我们丧失了哭泣的能力?福音中,我们听到了喊叫、哭泣、高声抱怨......。黑洛德王为了自己的安逸制造死亡......,而这些仍在继续。......

新教宗:一个摇滚明星般的人物
2014-01-14

在就职9个月后,他已经置身这一时代那些中心对话的中心位置:关于贫和富,关于公平和正义,关于透明性,关于现代性,关于全球化,关于女性的角色,关于婚姻的本质,关于权力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