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王艾明:合一,普世基督教会的千年梦想
2014-09-30

以路德和加尔文所确立的神学传统来理解和诠释梵二公会议精神中的合一原则及其巨大的历史性,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处境的思考和理解,来揭示出中国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诸系)应该获得的启迪和益处,并提出面向未来的积极的思路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中心保持与中国的密切联系,积极回应中国教会的需要。为悉尼的华人教友团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举办研讨会,与“教育协会”AITECE合作为中国提供师资。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应该是积极力量,是和谐因素。我们要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事业上来。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虽然解释的理论范式不同,却不一定直接导致冲突,文明只有和其他因素(如利益等)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所谓文明的冲突,但面对世界出现冲突、战争等残忍的状况,并不是各大文明都会无所作为,因此,必须转换文明的冲突范式、展开积极的文明对话

山西:太原教区信德年主教牧函“不要怕,只管信”
2012-10-03

信德是天主白白的恩赐,是以心神和真理积极的回应天主的召叫和对天主的完全顺服以及对信仰表示同意;信德使我们预尝未来天国的喜悦和圆满,使我们旅居尘世而向往永恒生命的动力;信德开启通往永生的大门,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各种诱惑

司铎主保——圣维雅内神父的故事
2009-12-21

从那时起,本堂神父就积极扩建他的小教堂。他修建了一个钟楼,增添了一个新祭台,教堂的两侧还建了两个小教堂,其中的一个是圣母小堂。本堂神父平日就在这个圣母小堂按照里昂的仪式举行弥撒。

特稿:感恩是基督徒生活的主旋律和做人处事的基础
2014-01-20

简单的一声谢谢,还会使双方更积极看待相互间的关系,产生一种良性互动。知恩图报乃彰显美好品性。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他们认为“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不在于他恪守宗教形式,而是切实地做人,在今生此世生活中积极分担上帝的苦弱”(刘小枫:“分担上帝的苦弱”,见《走向十字架的真》,146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天人合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2017-02-07

它以自己科学和极具智慧的结构原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和君主专制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尽管这些制度在历史上曾产生过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位传教士的爱心奉献与影响 | The Ded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a Jesuit Missionary
2012-11-30

等到中国改革开放后,苏铎才有机会迈进他魂牵梦绕的中国大门,在资助大陆教会及其社会发展项目的同时,并积极推动菲律宾教会做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之间的桥梁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