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信奉东正教的人们要对教会在世界、历史现实中的命运负责,他们被迫要承担以下任务:教会建设,教区生活,对教堂的关怀,教会生活的组织,彼此相爱等等。

华人教会礼仪学界的“玲珑珠玑”
2012-03-05

大家除了由理论层面来探讨,也进入实务经验来分享,并一起关怀礼仪空间的本地化。研讨会办得相当成功。

“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研讨会 学者之声
2014-11-28

自觉意识很重要,在物质进步的社会里,如果不觉得要有对人的关怀,这是很悲哀的,现在很多人都要求我要得到,而不是我要去帮忙,然而宗教讲的是爱的分享,这个觉悟是非常需要的。

特稿:透过基督信仰整合“高考后的心境”
2015-06-24

当高度关注后高考现象,多措并举认真做好考生考后的心理关怀和安全指导工作,强化考后学生后续管理,使高考后同样安全、充实、精彩。 要记得:充满阳光心态。

从自身感受谈福传
2019-05-21

无论在任何场合,以爱心去做善工,关怀他人,安慰受苦人的心,解决他们之难,按着玛窦福音二十五章中主耶稣所说的三个比喻去做,做一个聪明的“童女”,做一个良善的“仆人”,做一只良善的“绵羊”,把基督的爱送给别人

方济各教宗慈悲特殊禧年诏书——慈悲面容
2015-05-10

在这禧年中,教会奉召要去治疗这些伤口,以安慰之油去舒缓它们,以慈悲包扎它们,以团结和不昧的关怀医治它们。愿我们不流于可耻的无动于衷,或沉闷的例行公事,发现不到新问题!愿我们抗拒只懂破坏的愤世嫉俗!

慈悲面容——慈悲特殊禧年诏书
2015-06-23

在这禧年中,教会奉召要去治疗这些创伤,以慰藉之油纾缓,以慈悲包扎,以精诚团结和不懈的关怀医治。我们不可流于贬抑人性的无动于衷,或一成不变的日常任务,导致我们发现不到新事物!

抗战期间一个英国小妇人保护中国孤儿的故事
2021-03-19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她跟随母亲参加的一次基督教集会上,艾伟德惊奇地发现,自己还能像母亲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在人群中央大声讲话,这激起了她强烈的表现欲。不久,她又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历代帝王都以内圣外王自居;它规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效地控制着整个社会;它也给社会的每个成员树立了道德理想与目标,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它也以祭天祭祖等形式满足人们的终极关怀

我的中国梦
2014-12-11

中国教会从一开始就感动我的是她通过社会工作而对中国社会所做的努力:在偏僻农村建立诊所,开办孤儿院和残障人中心,关怀艾滋病患和麻风病人等,这是最明显不过的见证福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