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饶家驹,不该被遗忘的“难民之父”
2015-08-26

饶家驹的博爱主义、慈善行为、奉献精神,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我究竟是谁?
2023-08-23

在主耶稣的心目中,人不分种族和地区,不分文化和地位,每个人都是高贵的灵魂,每个人都是祂的兄弟姐妹,祂为每个人都准备了天堂的位置。主耶稣邀请每个人都分享祂带来的救恩而成为天父的儿女,参与天国的事业。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复活节文告
2013-02-27

愿复活的基督赐予中东希望,使那地区的所有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团体能彼此合作,共同为公益和尊重人权而努力。愿叙利亚回应国际团体的呼吁,停止流血事件,立即投身于尊重、对话、与修和的途径。

孙中山广州脱险记
2011-10-25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公布《临时约法》,规定中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保证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的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宗教本身具有超种族、非赢利的特性;宗教道义包括公义、博爱,具有崇高性。这些特征在特定环境中,往往具有超越政治、军事强权的特殊力量,更具公信力。

特稿:追求成全常思己过,欲获幸福莫论人非
2015-06-01

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圣经《玛窦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玛17:2),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著大意相同的话。

特稿:善度基督徒生活——与主同行,奔向永恒
2015-07-04

一.藉着真诚方可交友相处,拥有爱心才能获享幸福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坦率和真诚,不论天涯海角,在哪里都一样;不分种族肤色,凡人都有共性。

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手册(2013年1月18-25日)
2013-01-26

种姓制度,譬如种族隔离政策、种族歧视和民族主义,为印度基督徒的合一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于教会作为基督的同一身体所应有的道德与团体见证,也同样形成严峻的挑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心理上做到种族平等,就能除去自大;心理上能公平地提高人类福利,就能除去自私;心理上肃清黩武思想,就能永绝战争。

浅谈信仰天主
2004-02-17

实在地,信仰基督的人,并非由可朽的种子重生,而是因生活的天主的圣言、不朽的种子而重生(参阅伯前:一,23);不是由血肉,而是由水及圣神而重生(参阅若:叁,5-6);他们是「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