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从教外人到保禄“弟子”
2012-09-19

四、身教重于言教刚刚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王一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是一位修养有素的知识分子,知道她做的是正义的事,不但不反对她,还特别叮嘱她不要人家路费,不收任何报酬。

威尔第《安魂曲》为震亡者安魂
2009-05-19

这次恰好能借这支曲子对汶川地震亡灵进行纪念,对失去家庭的人有一个安慰,它可以鼓舞一种精神。”去年5月在梵蒂冈演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因为本笃十六世本人是莫扎特专家。

保禄的两个神学思想
2009-06-25

所以若夫妇两个有一方是基督徒,也就是说若一方是圣洁的,这样孩子也会因此而变得圣洁,这个家庭就会更加团结、和睦。

孙中山广州脱险记
2011-10-25

——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皈依基督信仰孙中山于1866年11月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明末清初之际闻名欧洲的中国教友
2010-05-25

1679年,黄嘉略出生在中国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的一个天主教家庭,自幼便受洗入教,学习拉丁文,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神州处处传福音,大江南北做见证
2011-01-17

重生与成长在全民度荒的1960年,郭彩霞出生在辽宁沈阳市的一个世代教友家庭。儿时的她十分贪玩,一次,母亲给她在炕头上放了一只空碗,抓来一把黄豆,嘱咐她念一遍圣母经在碗里放一颗黄豆,念完后再出去玩。

燕郊教会——移民教友撑起的家
2013-11-04

一个人影响了整个家庭。史秀霞和李利平都说:教友们一定要热心拜圣体,这个善功是天主恩宠的一个很好的渠道。我们与天主关系和对信仰的热情,绝对离不开拜圣体。

特稿:主显节向我们揭示人生的目标就是“愈显主荣”
2014-01-05

虽说社会的要求,外在的约束,他人的论断,家庭的牵挂,习俗的捆绑,使他们对待生活、工作还算尽责,但他们却活得很累,很不快乐,我们的生活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有人曾这样说:生存并且活下去。

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2015-06-03

那个时候家庭住房紧张,田炜帅好几年时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有一台短频收音机,那是他的宝贝,因为可以接收到电台的讲读圣经,于是田炜帅从11岁起就成了爷爷的读经员,每天晚上给爷爷读一章献县版的《新经全集

中国天主教会积极融入社会的平台及途径
2015-11-18

在个人层面上:身、心、情、理、灵的全面及整合发展,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在集体层面上: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国际的公共福利和共同幸福;在地球层面上:引导和教化人类作地球的好管家和生态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