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2015-06-03 14:40:32 作者:孔喜慎 来源:《信德报》2015年5月28日,20期(总第630期)

    1979年,田炜帅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市赵家务村一个世代教友家庭中,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三个妹妹。在田炜帅的脑海中,一直存有一幅儿时的图像,那就是当时在没有教堂的情况下,爸爸和妈妈跪在坑上一起念经的情景。田神父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信仰陶成,信仰的种子也撒在了他幼小的心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开始成长、开花,并结出了果实。

一、蒙主恩召

    在田神父的圣召启蒙中,需要提及三个已故的亲人。首先是他的姥姥。姥姥不仅给了田炜帅慈爱,也给了他信仰的感染和教育以及基督徒的榜样。姥姥信仰虔诚,每日都坚持读圣经,没有特殊情况从不误进堂祈祷。田炜帅在读小学及初中的时候,很多个周末、假期是和姥姥一起度过的,耳濡目染,信仰的根在他的心中越扎越深。田神父说:“直到今日,姥姥依然深深留在我的思念中。”
    爷爷担任堂口的会长18年之久,从未读过书,更不会写字,但这种“缺乏”丝毫没有影响爷爷的信仰。那个时候家庭住房紧张,田炜帅好几年时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有一台短频收音机,那是他的宝贝,因为可以接收到电台的“讲读圣经”,于是田炜帅从11岁起就成了爷爷的读经员,每天晚上给爷爷读一章献县版的《新经全集》和《古经大略》,那时大陆还没有新旧约合订本圣经。后来田炜帅成了弥撒中的读经员,每天晚祷时给教友们读一章新约,也为教友们读《圣月》。1995年进备修院时,他已经读了好几遍新约。他说:“五六年的时间,我虽不全懂,但圣言却像雨露一样进入并滋润着我信仰的心田,也是从那时起,修道生活成为了我的一份执着的憧憬。”
    刘雅敬神父是杨家坪的一位苦修会会士,为信仰坐过18年牢狱,改革开放后在家乡传教,是田炜帅的第一位圣召培育者。刘神父身残志坚,言传身教,热衷福传,特别注重青年圣召。刘神父对田炜帅爱护有加,经常送各种圣书让他看,并留他共餐,给予他信仰上的鼓励,使他对天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信仰、对奉献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修道生活

    1995年,田炜帅走进了献县教区的备修院,四年的备修院生活让他对天主的大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圣召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1999年他到了北京全国修院就读,在那里,有来自七个省份十六个教区的同年级弟兄们,他说:“与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教区,不同性格,不同成长背景的弟兄们生活在一起,收获了一种非常珍贵的经验,让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成长,例如:思维更加开阔,对团体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对中国教会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然而,人生并非都是四季如春的甜美日子,阴云密布、枯燥孤寂的荒漠滋味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些挑战有些是来自自身的,有些是外界环境带来的。社会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观的演变,带给人们很多困惑;复杂的环境,常使人感觉无能为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保持一种定力,是很不容易的事。田神父说:“遭遇挫折,心情失落是常有的事情,此时,我喜欢一个人散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此过程中天主临在于我,为我拨云见日,重现生命绿洲。”田炜帅也喜欢和人交谈,在心情低落之时他会和情投意合的弟兄谈心。他说:“修道生活中能有弟兄听我唠叨也是天主的一份恩典,常常是在与人倾诉的过程中,带走了所有的负面情绪。”


田炜帅神父与博士导师合影

三、 留学机遇

    接近修院生活尾声的时候,田炜帅有一个渴望,那就是能够进入社会大学生活一段时间,以补人生重要的一课,同时也愿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教会。虽然他没有向主教表明这个愿望,然而天主却愿意给他更多。
    2005年6月初的一天,李连贵主教与他谈话,希望他毕业后在北京学习法语,预备留学法国。他视之为天主的圣意,欣然接受了主教的派遣。2006年献县教区举行教区成立150年庆祝大典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沙百里神父也来参加,这成为了田炜帅赴法学习的一个契机。2007年10月晋铎,过了圣诞节,他便踏上了法国求学的辛苦征程。

四、 求学生活

    田炜帅神父首先在巴黎天主教大学攻读传教史专业。前7个月学习法国的文化课程,接着是一年的预科,然后进入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2011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2011年9月,田神父转往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天津工商学院(后来的津沽大学)30年间的历史。该学院是三所中国天主教教会大学之一,他说:“这项研究为全面了解二十世纪在华传教事业特别重要,但由于中文资料的缺乏,至今没有一本专著,于是我以法文档案为主,辅之少有的中文资料,完成了510页的论文,为这段历史填补了空白。”2014年7月9日,田神父通过了论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教会现当代史博士学位。2014年12月回归教区。
    田神父先后在法国生活了7年,期间为写论文回国做8个月的考察。7年的求学时间里,他经历了很多的挑战,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当别人在网上消遣的时候,他在小屋内埋头苦读;在别人游山玩水之时,他依然穿梭于课堂、图书馆、档案馆之间。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服务教会,他牺牲了很多娱乐时间,克服了很多“不适应”。田神父说:“修业常使人疲惫不堪,我不停地告诫自己要勤奋努力,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留学之前,妈妈曾经问他,难道要上学上到40岁吗?“我自己定志,35周岁时结束学业,在天主的助佑下我做到了。在写博士论文的前段时间,白天在档案馆查阅,晚上在家进行整理,废寝忘食已经成了常事儿,不过在苦拼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乐。”田神父回忆说。
    求学中遇到的挑战首先是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学语言开始,生活习俗、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可以说,挑战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中国的学生习惯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在台下听,田神父也总觉得多听老师讲能够收获更多,然而法国的教学中很多课程是以“会议讨论”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欧洲学生讲起来没完没了,亚洲学生普遍讲话很少。除了语言不占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适应那种“批判”,当一个学生做完一个报告之后,没有人说他讲得多好多好(认为不需要重复),而是各种评判,接下来是讨论,最后由一位学生做一份总结报告,整合相同与差异。田神父说:“适应这种方法需要突破很多,也需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例如:付出了很多精力的报告,很多时候却只有批判,起初会有不被人接受的感觉,很难适应,但时间长了,我发现,这种方法无形中培养了开放的精神,帮助我来理解统一与多元,尊重与对话;在课堂上没有人为了批判而批判,批判为彼此提供了更宽的视野,更好的视角。”
    面对不同的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它给人一个强烈的普世教会的经验,同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方式是如此不同,同属一个大公的教会,地方教会的独特性又是那样的鲜明。多元的,有共融的生活,这是否能给今日中国教会一些启发呢?

五、灵修生活

    灵修是修道人的根,是修道人的魂,如果修道人忽略了灵性生命,一切为他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所学知识只有建基于与天主的深厚关系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的价值。
    田神父在求学期间住在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会院中,有六七十位学生神父和十位左右会士神父住在一起,那里有一个很大很漂亮的花园,特别安静,环境超赞。每天早晨有弥撒,7点和7点30分两个时间任选,下午则有公共的晚祷。驻地离圣母显灵圣牌堂特别近,这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他说:“在那里总能获得一份安宁,感谢圣母的照顾。”
    每年暑假田神父都会去不同堂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牧灵服务,之所以这样做,是可以接触并了解地方教会,同时,这样的经验也有助于加深对法国教会、法国社会生活的认识,这同时也是学习的一个延伸,对教会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一段时间,田神父帮忙巴黎华人团体为青年人组织教理讲授,每月举行一次泰泽祈祷。2011年9月-2012年7月,他兼职在一个巴黎郊区的堂区服务。不仅如此,田神父也会定期抽出几天时间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很多时候是隐修院,做一个私人的避静,他说:“不断地调整生活的目标,加深与主的关系,这是生命中的加油站,是学习生活中的动力。”
    圣咏上说:“弟兄们同居共处多么美好。”一份纯真的友谊确实是人生的财富,实属珍贵。孤独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课题,尤其是在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的国外,这种孤独感可能会更加频繁和强烈。田神父说:“直白地讲,这种孤寂感在环境陌生的地方,有时是很强烈的,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显得尤为重要,感谢天主赐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同伴高建光神父,我们两个一起学法语,一起去法国留学,兄弟二人相互关心,凡事协商,这对缓解内心的孤寂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六、 未来规化

    田神父聪慧好学、学业有成,他说:“回到国内我希望自己能做有用的服务,中国教会需要人做工,无论是直接的牧灵福传,还是爱德、文化及其他服务。个人方面,我希望能继续做一些历史研究的工作,查找整理一些史料;希望能够将论文用中文整理,以文章或书籍的形式发表;我也希望帮忙做些许牧灵的工作,和教友在一起助益自己的基督徒生命。”教区李连贵主教希望本教区的留学归国人员能一起做些事情,所以大家正在构思出版一份杂志,一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个文化平台,更主要的是让所学知识惠及更多的人,以不辜负天主和教会的厚爱。
    田神父希望自己能够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微小的服务为他来说都是使命。田神父也愿与神长教友分享回国前与沙百里神父谈话时得到的勉励:“成为一个好客的人,愿意接待、能够接待每一个想和我接触的人,这能够满全一个神父所有的使命。”


田炜帅神父的博士论文答辩现场

本文标题: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