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令人敬重的梁志忠教友
2020-07-27

当时部队驻扎在山西洞儿,这里是一个大堂口,有神父时梁志忠偶尔也会去教堂参与弥撒,但只流于形式。解放后,五六年未回老家的梁志忠向领导请假探家,谁料这一回家,就再也没有返回部队。

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修养与人生
2020-12-10

中国历史上,书法大家也基本都是做官的,老百姓成为大家的则称为布衣书法家,较著名的有林逋、傅山、石如、金农。其中石如即是清代碑学的先驱,也是中晚清碑学运动的奠基人。

江苏:普世夫妇恳谈会·中国第四届代表会议在南京成功举办
2017-05-07

以前没有通过的事件,通过这个环节,得到了有效沟通,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是误会。以前只要他不开心,我说什么话他都不听,一开口他就说:“打住、打住,我不想听、别说了。”

章开沅: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2014-09-28

陈才俊:1968年,年近八旬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不惑之年的日本哲学家、思想家田大作进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汤因比说:近代初期的乌托邦理论,几乎都是乐观的。

胡庄堂区的两个圣地
2008-10-19

[page]若瑟山下的主显堂公元1600年左右,张家祖先从李乡大荆山村搬迁到白云峪,张氏先祖在上海打工期间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回家乡后,为保持信仰生活,就从大荆山搬到胡庄南约5里地的地方,即今天的白云峪

做一位喜乐的修女
2013-11-11

韦修女说:对于我来说修会生活首先最大的挑战就是这种团体生活,我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沟通非常直接,但来到修会在某些姐妹身上就行不通了,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却得不到好的效果,通为我来说成了一种困难。

时光停留在记忆中
2020-06-17

由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又由于当时本堂雷神父的鼓励,1950年收修道生时,12岁的爷爷就毅然决然与同村七位同学进入了修院,到了太原总堂明原学校备修,师从修院院长郭继汾神父学习一年,然后又移居圪僚天主堂。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一、耶稣会的文化适应政策原则(一)文化适应美国耶稣会士恩(GeorgeH.Dunne)对于文化适应,有一比较清楚的界定:文化适应,应基于对本土文化的尊重。

关于利玛窦我们还能知道多少?
2007-12-03

1610年,利玛窦去世之后,万历皇帝御赐利玛窦二里坟茔,这是第一位受此待遇的外国人。在利玛窦神父的墓园上方,立着当时顺天府尹黄吉士所赠的方匾,上书“慕义立言”四字。  

我家人的信仰生活
2017-06-16

除积极主动地参与弥撒圣祭和唱经班的活动外,她又热情地参与了郝家、付村等地的福传工作,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真正的主人翁,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