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利玛窦“科技传教”策略及其历史意义
2018-08-08

1.利玛窦科技传教的条件耶稣会具有重视教育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传统,利玛窦在耶稣会的学校和会院中接受过严格的科学教育,系统学习过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测量学、透视学等,这种教育为他以后在华进行科技传教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为什么杭州有卫匡国神父的墓地?
2011-01-24

1654年在德国出版的《中国新图志》,被近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所推崇,他称:卫匡国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可以说,卫匡国也是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江西:南昌上演《瓷韵东方·丝绸之路》讲述利玛窦的江西故事
2017-01-04

利玛窦神父是初期江西天主教的播种者、耕耘者、开拓者、奠基者,他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督福音的传播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科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语言学及神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利玛窦在肇庆创下五个“中国第一”
2010-03-24

利玛窦在罗马学习时曾专修过地理学,从意大利乘船来东方时带着西方地图,沿途凭感观在船上对那些地图进行各方面的校改。

海龟下蛋
2004-09-24

人即使要懂得利用星空导航,也得先学习天文学,地理学,这样才能把天上主要的星星在不同日期,不同时刻在天空的不同位置牢记在心里去指导航线。

利玛窦“记忆之宫”的12个房间(三)
2010-07-09

展览的古书还包括阿皮亚努斯的《天象》,克拉维乌斯的《实用算术概论》、《欧几里德原本》,萨克罗博斯克的《天球论》,托勒密的《地理学》等。

一笔智慧与知识的大交易
2010-03-19

文中提到1972年10月,中意两国建交后,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要来中国访问,并提出要去杭州探望于1643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的坟墓,因为他是名闻欧洲的“中国地理学之父”。

为什么天主教对中国贡献巨大?
2012-06-05

此外,卫匡国神父被公认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德理格神父被称为“西方音乐第一人”,郎世宁修士被誉为“西方油画第一人”。1873年,耶稣会兴建徐家汇气象台,这是中国最早的气象台。

西儒利玛窦墓
2004-05-10

21岁时加入耶稣会,23岁在罗马学院接受神职教育,并从名师学习文学、法律、神学的同时,进修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青年学者。1580年他28岁时升任神父。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闭幕词
2017-03-30

利玛窦神父是初期江西天主教的播种者、耕耘者、开拓者、奠基者,他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督福音的传播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科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语言学及神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