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新世纪的保禄精神


2009-03-10 14:16:40 作者:古溪 来源:信德报(总第366期)

    在普世教会隆重地在全球开展保禄年的时候,借此契机让我们深度地认识什么是保禄精神,保禄精神对21世纪的今天有何意义?对于持续地推动福传有何必要。其实对教会和每一个基督徒来说,福传是天职,福传的职责是终身的。保禄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遍播种子之后,可以在预期的未来喜获丰收。
    保禄年的核心就是要把教会初创年代,保禄宗徒的福传精神移植到21世纪的今天。在绝不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保禄精神能否帮助今天的基督徒推动福传?

保禄普世教会的理念在今天有重要意义

    在耶稣受难、复活、升天一系列大事过去之后,宗徒们以惊弓之鸟的心情过团体生活,直到圣神降临。从圣神降临开始,教会敞开大门,面向众人,正面地,直接地宣扬耶稣基督。在那个时代跨出这一步要有十二分的勇毅。为此,圣神降临被认为是教会的生日。新生的教会在受到各种制约,打击的同时,还需突破宗徒们仅在犹太人之间福传的保守思想,这种思想与基督“往训万民”的教导不合拍。而保禄归化后,在阿剌伯旷野中准备了三年,他一出手就是向外邦人福传。当时的外邦人是指犹太人以外,在罗马帝国范围内的罗马人、希腊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宗徒们虽然不直接反对向外邦人传教,但强调,希腊人等必须先犹太化然后才能成为基督徒。在这一点上保禄坚定地认为,基督徒要按照基督的要求生活和祈祷,完全没有必要成为一个犹太人。经过耶路撒冷的一场大辩论,在宗徒之长伯多禄的支持下,保禄松掉了捆绑,放开手地向外邦人传教。由于保禄思想的胜利,使初期教会一开始就拉开了普世教会的架子。从普世教会的高度,也即从全人类得救的高度去建立自己的教会,建立自己的信理,建立自己的哲学和神学。而这十分重要的目标正是耶稣在三年传教中不断提出和强调的。退一步想,如果保禄不能突破民族主义的思想,那么基督的教会只是犹太民族中的一个可悲的少数族群。可以这样说,保禄思想就是最忠诚地体现基督救赎工程的思想。今天普世教会传承的就是保禄的思想。为此,保禄年也是动员和号召全球基督徒,以保禄的思想和精神,去面对21世纪全球性变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信仰的挑战。保禄的普世教会理念,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深化信仰是重中之重

    要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切不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思路,而要从战略的高度,根本上解决问题。核心问题在于信仰的深化。保禄传教的最大特点是开门见山,宣布耶稣基督天主圣子第二位的身份,宣传他救世赎世的工程,以及为此献身的大爱,这是基督徒的信仰核心。要深化这一信仰核心,需要做大量工作。要让有信仰,但还没有深刻认识信仰实质的基督徒有机会深造。为那些在教堂中是基督徒,出了教堂是另一模样的教友们,创造条件,采取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福传。为此福传应是两个方面,对外是传播福音,对内是提高对基督赎世救世工程的认识,深化信仰,把圣经精神转化到生活中去。最有效果的是让那些真正在生活中实践爱的基督徒,现身说法,共同分享。

    21世纪全球商品化的大潮席卷所有的人,基督徒也不可幸免。但是基督徒仍然可以选择把谁放在第一位。有信仰素养的基督徒会把天主放在第一位,让他来主宰自己的生活而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二位,决不为了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受而远离天主。只要守住这一条,信仰就可以在家庭,在自己行为中有话语权,而不会轻易地把话语权交给广告,让夸大、诱骗、煽动私欲的广告语弄昏了头脑。

以保禄的大公精神深刻祈祷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普世教会抵制21世纪方方面面对信仰的挑战,除了“尽人事”而外,更需深化祈祷。凡能够祈祷的人,都了解祈祷因人而异,是有不同深度的。深刻的祈祷绝无功利目的。所谓功利目的,就是向上主提出一个私人的条件,企图以此与天主交易,这种浅薄的祈祷,讲重一点就是在考验天主,或者如社会时行的以“灵勿灵?”来验证,这是轻慢天主,基督徒绝对不能这样祈祷。
    深度的祈祷就应像保禄宗徒那样,为愈显主荣,为天主的事业祈祷。至于私人的事,则全心交给天主。深度的祈祷是人与上主十分靠拢的祈祷,是通过祈祷深刻领会天主圣意的祈祷,是为其他人的困境,为社会、为教会的祈祷,为圣召的祈祷,为炼灵的祈祷等等。基督徒与其他人不同在于有大公精神,因为你是大公教会的一员。在人们的私心越来越强的社会中,让基督徒的大公精神,大爱行动,作为光和盐表达于人世。这才是面对信仰挑战最有效的方法。

    从福传来讲,大爱的思想和行动对福传对象最有吸引力。为此保禄年就是全球基督徒在生活中,在他人中间表现大爱的好机会。当我们滔滔不绝,爱不离口的时候,别人会判断,你是说着好听,还是出于真心。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有体会,他说,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是因为看到基督徒的行动。耶稣三年传教,讲得好,做得更好,真正是言传身教。

发扬保禄紧迫感、责任感的奋斗精神

    保禄的传教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在冒生死,走单骑,他的一生是急迫的一生,他的脚步从不停止。即使到晚年在罗马受监禁,还是不断地借别人之口,借他有力的文笔,尽他最后的余力。他传教从开始就遭到失败,在希腊传教与人雄辩,谁知希腊人根本不买他的账,对他的苦口婆心报以嘲笑。保禄没有埋怨为什么耶稣不帮他一把,他不计较受辱,换一个城市从零开始。当他在一个城市建立起教会,并培养当地长老管理顺当时,他又到另一个城市重建教会,就这样在耶路撒冷以外,在罗马帝国的版图内他建立了许多教会。在安提约基雅建立的教会更具历史意义,因为“基督徒”这一光辉千秋的名称,正是从这个教会开始而传遍于普世。
    耶稣在世时哭耶路撒冷,预言耶路撒冷京城的毁灭。伯多禄和保禄在上主安排下,不约而同先后定居罗马。这一历史性的大转移,使初期教会摆脱犹太人对耶京依恋,将教会中心移至罗马。为教会在整个罗马帝国的传播,占有了地理、交通、政治、民族文化交流的优势。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背景下,为基督信仰普世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保禄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论身份是罗马公民,论才学是加玛里耳经学名师的高足,对希伯来、拉丁、希腊语言都精通。像这样的人才,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知识分子。一般说不能忍受侮辱,特别不能忍受人格的侮辱,可保禄的一生牢狱之灾,鞭笞之刑,阴谋暗杀,航海险情,出生入死,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最后,为了基督的事业,他彻底地奉献了自己。
    凭他的资历,在生活上可以接受别的人照应,但他主张自力更生,学会一门皮革编织技术,与杂工们平起平坐,靠编织帐幕来生活,不仅养活自己,还养活他的助手。
    他还有更大的功劳,他留下的十四封信成为后世人研究教会初期的权威资料。在信中,关于天主,关于基督及教会以及基督徒的灵修生活等都是研究教会信理与神学的依据和基础,其重要性与若望福音相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禄大宗徒是教会第一个最重要、最权威的神学家。
    当代的教会神职人员,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与保禄宗徒时代相比有天壤之别,为了福传吃一点苦,不算什么。但有的牧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避开福传。推出保禄年,也是为了激励牧者们以保禄不怕吃苦的献身精神,重新燃起福传的热情。同时激励年轻一代中的有志者加入牧者的队伍,发扬保禄、方济各·沙勿略和依纳爵的精神,走向福传第一线。
    保禄年不仅是教会的事,也不仅是主教、神父、修士、修女的事,更是全体基督徒的事。要彻底改变基督徒不传福音的陋习,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要求。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每一堂口有人敢于为大家打前站,当先锋。期望从现在起,福传的热潮在各地兴起,但愿21世纪的保禄精神在全球发扬光大。

走遍神州大地

    传播福音,走遍神州大地,使天下所有人获得基督真理,这是为大众服务最有意义的事,最大的爱。把福音传播于众人,基督徒义不容辞无可推诿。
    但是,这是复杂而艰苦的事。当今世界大多数人已经有了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与支持他们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他们从认字到大学毕业,已经接受了十分牢固的社会道德和伦理,适应了他们很多年代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生活习俗。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生存圈: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信仰关系。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奋斗,或者已经事业有成。总之,我们遇到的是一群已经完全适应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人。
    社会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上在有文化的人群中,80%以上没有宗教观念,他们只是按社会习俗生活,没有明确的信仰理念。问耶稣是谁,摇头的多,知道有圣诞节的人,不知道圣诞节纪念谁。这是因为圣诞节的普及是商业行为的结果,不是教会影响的结果。为此,他们只是把圣诞节看成是西方人过年,跟上热闹一番而已。“没有耶稣诞生的圣诞节”, 这件事本身是对信仰的贬低。对教会来说应感到痛心疾首。
    当我们闯入这样的人群之中,以认真的态度向他们传播严肃的信仰理念时,其反应可想而知,这是情理中的事,不是有意反对。要突破家庭、朋友、同事和社会因不理解形成的阻力,要耗费很大精力。事实证明在无信的大环境下,传播福音要获得丰收,如果只依靠人力,只想到口才流利,经文倒背如流,以及各种信仰传播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祈祷方面要强化。毕竟一个人最终能冲破种种阻力,投到基督怀抱中要依靠圣神的力量。
    在行为与口传两方面,哪一个最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感动人真正能达到内心的深处者,是行动。基督徒相互之间的爱,以及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的爱都重要,耶稣多次教导宗徒,宗徒的标志是彼此相爱。为了强化爱的教育,耶稣竟以主,以师的身份亲自为宗徒洗足。
    爱是基督信仰的品牌,是金字招牌。有一个在农村山区的堂口,教友是贫困的,教堂没有经费来源,更没有其他方面的支持。本堂司铎也没有什么信心,福传的老太太们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们有一颗颗纯洁的热烈的心,有对同村、外村苦难人的爱心,自己家里粮不多还要送粮给更穷的人。自己老了,去照顾比他更老的人,有人病了大家轮流看护,煎汤、熬药,并为病人祈祷。她们无力往献仪箱里投钱,但她们是真正的基督徒,她们吸引了周围的人,让周围人聚到她们身边,加入她们的行列,他们说的话,别人听了就信。人与人之间,信与不信之间的障碍打破了,人与人心心相通,还有办不好的事?似乎不费太多的力气,本村、外村几十个农民及其家庭人员领了洗。城里人要用半年,一年的慕道班才能为教会增添新生力量,她们就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丰收。
    两者对比使我们得到启发:城里将主要精力用在讲解上,乡里将主要精力用在行动上。城里人提高了理论,乡里人提高了爱心。
    这里不是判断错与对,城乡都对,都是成果。但如果城里将理论与爱心活动相结合,并在领洗后继续巩固。就能培养出理念正确、信仰坚定、祈祷热忱、爱火常燃的新一代基督徒。
 

本文标题:新世纪的保禄精神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