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太行山下的“德肋撒”


2010-04-18 10:52:52 作者:焦玉海 来源:《信德报》2010年4月10日,11期(总第406期)

    她,虽然离开了修会,却没有停止爱的使命;她,虽然不在团体里度奉献生活,但所做的却是耶稣最喜欢的工作。她就是河南安阳教区林州市“仁爱之家”的创办者张凤娥。


张凤娥正在为被她收养的残疾人服务

爱,催迫着她
    张凤娥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为全身心地敬爱天主,她走进了修会,过上了团体奉献生活。后来,她虽然走出了修会,但一直为耶稣保留着一方洁净的居所。她想以另一种方式为天主奉献,为人群服务。因为她看到,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世俗繁华背后,是逐渐增多的被人们遗弃的弱势群体。她永远忘不了那一个个孱弱的身影、一张张绝望的面孔。
    1990年冬季的一天,她在路边看到一个精神病人,上身穿着一件单衣,下身赤裸着,在寒风中抖成一团。她的心一阵痛楚,迅速为他找来了棉衣棉裤,求人给他穿上。本以为这下没事了,谁知几天后这个人竟死去了。张凤娥一连几天没睡好觉,心想假如自己当时能把他收留起来,他也不至于这么快死去。
    1998年夏季的一天,张凤娥在滑县县城又遇到了一个精神病人,只见他在雨中双手抱着头,不知道往哪儿躲。张凤娥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20元钱,安排他住进了一家小旅社避雨。
    从这两个可怜的精神病人身上,张凤娥看到了耶稣,自己身为基督徒没有理由不去关心他们。可是,这种偶然式的救助方式,对于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可怜人,显然是杯水车薪。渐渐地,一个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胆计划在她的心中酝酿:何不办一个民间救助站,专门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于是,2000年11月,张凤娥离开她生活了多年的修会,走上了一条异常艰难而又光荣的慈善事业之路。

困难,考验着她
    张凤娥选择了肖似印度德肋撒姆姆收养被遗弃者的工作。经过四处奔走求援,张凤娥终于在2002年4月,在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县道村租房办起了“仁爱之家”救助站,第一批收养了4个残障者。
    然而,事情并不是张凤娥所想象的那样顺利。办慈善事业首先需要大笔的资金,甚至背后得有企业家的赞助,而张凤娥不具备这些条件。再说林州市就是当年的“红旗渠”所在地,如今仍然是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在这种大背景下办慈善事业,本身就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救助站成立不久就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一位村民知道后,扛来一袋白面。后来村民们纷纷送来了南瓜、白菜,总算没有让站上断了炊。但仅靠这种接济方式总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再三考虑,张凤娥决定自己种地。教友段凤勤让给她半亩地,教友李合福也让出了一亩地,就连教外人王光经也献出了半亩地。这样,尽管自己种地辛苦些,总算不用靠村民们救济了。
    后来,张凤娥又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了一个院子,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这就是现今林州市河顺镇西庄村的救助站。她的义举也得到了林州市民政部门的帮助,对被她收养的两位孤寡老人,每年每人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可这两位老人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这样的资助。
    就是在这种艰难苦的条件下,张凤娥先后收养了11名形神有病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其中3位老人先后安然去世。她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的人们,《中国妇女报》于2007年12月18日为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间,张凤娥成了名人,小学生见了她敬少先队礼;老师在课堂上也常常以她为榜样教育学生;政府干部做思想工作也以她的事迹当典型。这年秋天,西庄村一户人家为赡养老人,兄妹间发生了纠纷,老太太曾一度被抬到大街上没人管,村委会、司法部门多次调解也没结果。这时,张凤娥提出愿意接收这位无人愿意收养的老人。这一下让老人的儿女深感惭愧,赡养问题很快解决了,而且兄妹关系从此也和睦了。
    张凤娥以她宽广的胸怀,博爱的行动,实践了福音的精神,成为了当地社会的一面旗帜。


目前“仁爱之家”的全家福

信心,鼓舞着她
    张凤娥的“仁爱之家”救助站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眼下站上仍收养着4个人: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个20多岁的智障青年,一个患癫痫病的女孩儿,一位患脑瘤的50岁女教友。这位女教友的丈夫患有肝癌,他们家里还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面对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张凤娥欣然接纳。
    2009年,张凤娥种的二亩地,由于天旱少雨,只收了400斤粮食,还不够一个智障青年一年的口粮。那位60多岁的老人和那个患病的女孩吃什么呢?那位患脑瘤的女教友怎么办?天主好像有意在考验着他的女儿的信心和毅力,同时也在呼唤着更多的基督徒和善心人士们慨施援手,关爱弱小。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耶稣的话就是张凤娥的信念和动力,她虽历经坎坷,面临重重困难,可她不言放弃,她相信自己从事的是世间最卑微也最光荣的事业。她,愿做太行山脚下的“德肋撒”!
       
    编后语:自2009年10月10日至本期,本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陆续刊登了6篇新闻通讯特写或专稿。其中既有捐资助教十数载的七旬老者,又有收养孤残、身残志坚的中年人士,还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汗水甚至热血谱写了基督徒生命的壮丽华章,彰显了天主的荣耀!他们的嘉言懿行,感动着、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去服务那些“最小的”兄弟姐妹。
    朋友,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的好人好事,请拿起笔和相机,记录下他们不平凡的经历和感人的瞬间,与全国百余万读者分享吧!此类稿件本报将优先予以刊登。

      (投稿邮箱:1991@chinafaith.org)

 

本文标题:太行山下的“德肋撒”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