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福传与人格


2004-07-26 09:06:29 作者:徐延军 来源:信德报(第217期)

    古往今来,中国有不少业绩颇丰的伟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未信奉天主教,可是,他们非常认同基督精神,并大为尊崇、赞佩甚而提倡基督精神,比如鲁迅、巴金、萧乾……而苏雪林女士在其自传体小说《棘心》中如此表白:“佛氏虽号慈悲,但任人馨香膜拜,只是瞑目低眉,高坐不动,基督教的神却是活泼,无尽慈祥,无穷宽大,抚慰人的疾苦,像父亲对于女儿。”苏女士最终皈依了天主。
    当然,在教会史上给基督徒立下最好榜样的除了师傅耶稣基督,当属圣母、若瑟、宗徒及圣人们了,他们的仁爱、谦逊等各种美德出类拔萃,万古常青。他们追随基督的真实故事,让后人领略到了基督徒的卓绝风采,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他们的扎实信仰与伟大人格。谁也不能否认:人格的力量有见证基督并吸引人皈依基督的力量,人格的光辉能够折射救恩讯息所显示的真理的光辉,人格的魅力能使人脱胎换骨———能感化、教育、改变和征服一个人。
    关于崇尚高贵品质、伟大人格的精湛论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不乏其例。比如孔子推行“仁”德,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篇》),告诫人们应具备刚正、果敢、质朴、慎言的品质;厚重的品格、知错必改的勇气。君子不重则不感,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中庸”之道被孔子认为是至德,而“上善若水”,则是老子以水喻人之完善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无,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高尚的人格具有水的善、仁、柔,既不争且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诸多深邃而优美的观点都可以是基督精神的旁德,但绝不等同于基督精神。基督德的全部归宿在于基督,宗徒工作的根源在于基督,因此,在基督徒的人格里,基督徒对基督的忠信应该是毫无选择和保留的。借着圣神在人身上形成的美德:“仁爱、喜乐、平安、忍耐、容忍、良善、厚道、温和、忠信、端正、节制、贞洁”(迦5:22—23)并时常汲取感恩祭中爱德的精髓,基督徒才更增强传教的心火和被基督之爱催迫的永不涸竭的动力。
    古语有:人以品为重,品以行为主。追求人格的高尚虽然很重要,但只是为福传的根本的一方面和起点,福传更离不开具体的生活见证:祈祷。言语的传教,特别是补赎和行善。像酒杯之于美酒,再精美的杯子不配相称福音的美酒(除了基督),然而锻造人格的完美———杯子的质量,是一件令天主喜悦的事。人被杯子的美吸引,就会联想其内的酒也美,而产生好感,禁不住去品尝这酒,渐近折服;或需人捧起杯来,先讲论这酒如何之甘美,再劝品尝。这很像福传。所以人格之杯不单是外在的形上的,要美而坚才行。智德、义德、勇德、节德,需要基督徒尽一生之力去拼争,并植根于信、望、爱三德,使基督徒酵母的特性与质量不失真、不褪变,而悦乐于主。圣保禄宗徒在给弟铎的书信里(也是对今天的基督徒)这样说:“的确,天主救众人的恩宠已经出现,教导我们弃绝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贪欲,有节地、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们伟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稣基督光荣的显现。”(铎2:11—13)

本文标题:福传与人格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