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方济各2023年10月1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10-20 10:00:58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来源:信德网

福传的热情:信友的使徒热忱(22)圣女若瑟芬·柏姬达:基督宽恕的升华力量的见证人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在我们使徒的热忱要理讲授的路上——我们正在反思使徒的热忱——今天,我们将从一个苏丹聖女若瑟芬‧柏姬达的见证中得到启发。不幸地,苏丹连月以来因恐怖的武装冲突而四分五裂,今天人们很少谈论当地的冲突。让我们为苏丹人民祈祷,愿他们能和平地生活!但是圣女柏姬达的名望已经超越了所有界限,到达所有那些身份和尊严被否定的人。

 1869年,她出生在达富(Darfur)——多灾多难的达富!——她在7岁时从家中被诱拐,成为奴隶。诱拐她的人称她为“柏姬达”(Bakhita),意思是“幸运”。她经历了八个主人—— 每个主人都把她出卖给下一个主人。她小时候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使她失去了自我。她遭受了残酷和暴力:她身上有一百多个伤疤。但她自己作证说:“作为一个奴隶,我从来没有绝望过,因为我感觉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持着我。”

面对这一点,我想弄明白:圣女柏姬达的秘密是什么?众所周知,受伤害者往往转而伤害他人;受压迫者容易变成压迫别人的人。然而,受压迫者的圣召是让自己和压迫者得到自由,成为修复人性的人。 唯有在受压迫者的软弱中,天主解救双方的那爱之力量才能彰显。圣女柏姬达很好地呈现出这个真理。一天,她的家庭教师给了她一个小十字架。她,从来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她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她的宝藏。注视著苦架上的耶稣,她体验到内心的解放。因为她深深感到被理解和被爱,因此也能够去理解和去爱他人:这是开始。她感到被理解,她感到被爱,因此能够理解和爱别人。的确,她接着说:“天主的爱一直以一种神秘的方式陪伴着我...上主爱了我:你要爱每一个人……你要有怜悯之心!”这就是柏姬达的灵魂。真的,怜悯意味着与世界上最没人性的牺牲品“一起受苦”,也意味着“怜悯”那些犯错误和不公正的人,不是为他们辩解,而是使他们人性化。这就是她教给我们的爱抚:人性化。当我们进入争斗的逻辑,我们之间的分裂逻辑,交恶的逻辑,相互反对,我们失去了我们的人性。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需要人性,应更具人性。这是,圣女柏姬达教导我们的工作成果:人性化,使我们自己人性化,也使他人人性化。 

圣女柏姬达成为基督徒后,她每天默想的基督的话语,使其升华的话语:“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那么于是她说:“如果犹达斯曾请求耶稣宽恕,他也会得到怜悯。”我们可以说,圣女柏姬达的生活成了一个关于宽恕实质性寓言。对一个人说:“他有能力,她有能力原谅,总是这样”是那样的好。她总是能够原谅;事实上,她的生活就是一个关于原谅的绝妙寓言。宽恕别人,因为那样我们就会被宽恕。不要忘记这一点:宽恕,这是天主对我们所有人的爱抚。

宽恕解救了她。宽恕首先是得到天主怜爱,然后得到的宽恕使她成为一个自由、快乐、有能力去爱的人。

柏姬达得以把服务活成自我自由奉献的表现,而非奴役。这点非常重要:被弄为仆人身不由己——她被卖为奴隶——但后来她自由地选择做仆役,将他人的担子背在自己的肩上。

聖女若瑟芬‧柏姬达以她的榜样为我们指明了最终摆脱奴役和恐惧的道路。她帮助我们揭开虚伪和自私的面具,克服怨恨和冲突。她总是鼓励我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宽恕什么也不会带走只会增加——宽恕会增加什么呢?——尊严:宽恕不会从你身上带走任何东西,却会增加一个人的尊严,它使我们把目光从自我转向他人,看到他们和我们一样脆弱,而且彼此永远是主内的弟兄姊妹。兄弟姐妹们,宽恕是热情的源泉,它宽恕会变成慈悲,敦促我们培养谦逊又喜乐的圣德,就像圣柏姬达那样。

特别的问候

我热烈欢迎参加今天公开接见的讲英语的朝圣者和来访者,特别是来自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的团体。我还要欢迎尊敬的北约防务学院代表团,衷心祝愿他们为和平事业服务。我为你们所有人祈求主耶稣基督的喜乐与平安。天主降福你们!

圣父的呼吁

我带着眼泪和忧虑继续关注着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的事情:许多人被杀,其他人受伤。我为那些目睹节日变成哀悼日的家庭祈祷,我请求立即释放人质。受到攻击的人有权自卫,但我对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受到的全面围困感到非常关切,那里也有许多无辜的受害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无助于解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只会助长仇恨、暴力和报复,只会造成彼此痛苦。中东不需要战争,需要和平,一种建立在对话和博爱勇气基础上的和平。

 我特别想到阿富汗人民,他们在遭受毁灭性地震袭击的苦难,数千人受灾,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以及流离失所者。我邀请所有善良的人们帮助这个已经饱受折磨的人民,本着博爱的精神,为减轻人民的痛苦和支持必要的重建做出贡献。

本文标题:教宗方济各2023年10月1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