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会晤缅甸僧伽最高委员会:让我们一起提供希望的言语
2017-11-30

教宗称赞缅甸人民在佛陀的教导下形成了忍耐、宽容、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对自然环境秉持谨慎和深切尊重的态度。教宗说:在真正的相遇文化中,这些价值观可以增强我们的团体,有助於为全社会带来它极其渴望的光明。

圣座发表卫塞节贺函:增进怜悯及友爱的机遇
2020-04-04

对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来说,卫塞节是个重要庆典,旨在纪念佛陀的人生大事。各佛教宗派庆祝的日期有所不同。

教宗出访前夕,和田神父谈基督徒在日本社会的见证
2019-11-20

提到很多非基督徒也将参加教宗在日本举行的弥撒,和田神父表示,非基督徒也「渴望领受教宗的降福:对他们来说,教宗的降福有如佛陀的祝福」。

真福八端 成功生命的八条道路(一)
2014-01-24

耶稣在真福八端中,连续使用八次这个字,我们可以将真福八端视为是耶稣为成功生命指出的八条道路,也可以将此与佛陀的八条成功人生之路,也就是与佛教中的八重经做比较。

日本:通过书籍寻找基督:一位日本修女的皈依
2019-03-18

无论她在哪里找到他的雕像,她都会向佛陀祈祷。它形成了我对天主的深深爱意。」经过一段时间的个人困难和疾病,她在24岁时成为基督徒。她是一个狂热的藏书家。

理性和信仰
2006-11-28

所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们很难去“证明”给别人看。(四)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

宁静的力量
2005-12-24

佛教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一个佛陀的故事:“梵志双手持花献佛,佛云:‘放下。’梵志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梵志又放下右手之花,佛还是说:‘放下。’

圣多默宗徒的传说
2004-06-21

近代我国的一些佛教徒和考古学家,已有主张《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不得”便是“佛陀”或“吠陀”或“浮屠”,而认为佛教在秦代已传入我国。我国回教徒大多相信首先到中国传布回教的是穆罕默德的舅父或他的门徒。

宗教与迷信有何区别?
2011-12-30

首先,宗教不论是敬拜上帝、佛陀还是真主,都是要对世界的本源表示敬畏,而迷信则不然,不论是用风水求吉祥,还是用咒语治疾病,都是在想利用世界上不同现象的关联(如风水与人事的关联)来为自己谋利益。

河北:常辉法师看望慰问残婴和修女们
2013-10-20

来访的法师和神父都说:虽然大家的信仰不一样,但却殊途同归,我们倡导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人类充分享受天主的博爱,佛陀的慈悲,为这些残障弃婴们献爱心、做好事,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