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华人教会礼仪学界的“玲珑珠玑”
2012-03-05

钱玲珠教授在信德文化研究所2011礼仪论坛上汇报亚洲礼仪论坛的成果台湾教会如何推行礼仪本地化本地化是梵二大公会议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会议之后,于斌枢机在台湾大力地推动本地化,推行的祭祖礼仪是很成功的。

“我对中国的印象非常正面”
2010-11-08

这是不是梵二(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精神的延续?  塞佩:刚刚谈到,受基督福音精神的驱使,教会从一开始就投身于服务社会,这是爱的表现。万民福音部按照耶稣的精神,向万民传扬福音,去见证基督爱的精神。

特稿:传福音彰显主爱,信基督照亮人生
2013-10-21

教宗接着说,信德年和梵二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的双重机会,应该推动教会去重新认识她在当代世界中的临在,以及她在各民族和各国的福传使命。

在美国教会服务的中国神父
2013-11-13

梵二大公会议后的神学讨论主要集中在教会更新的议题上。诸如教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她的性质、她的统一共融和她的机制结构、以及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始终是现代神学所关注的焦点。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143684.93元教会购买音响视频等已付64000(尚欠15600元)支出:五旬节、复活节、圣诞节伙食开支4698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送民政局12200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送省两会6000元)教堂装修讲台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沙百里,《中国天主教指南》(新加坡:新加坡中华公教联络社,2014),页数24]  另外,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梵二)改变了教会及神学教育的目的及内容,令神学教育于近年变得一方面更普及化、但另一方面却更学术化

塬上的梦
2013-10-23

1965年曾赴罗马参加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梵蒂冈:圣父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司铎年致全球司铎信(中文)
2009-07-12

10」(罗十二10)在此,我们应回想起梵二大公会议对司铎的恳切鼓励:「司铎应该诚心承认并促进在俗信友的地位,以及他们在教会使命中的本有职分,(…)。

特稿:庆圣诞普天同乐,报佳音万民共欢
2013-12-24

犹如梵二大公会议鼓励各地教会提供机会让信徒接触社区不同群体,共同参与实践关怀行动。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虽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信仰/神学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思想,但中国教会在本地化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