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一:梦与死亡
2023-04-19

(多14:10、11)对于害人自害的事,古代圣贤有个绝妙的比喻:恶人谋害贤者好比仰天而唾,唾液不至天,还从己堕,落满脸颊;又如逆风而扬尘,尘不至彼,反倒沾染己身,灰头土面。贤者不悔,祸必灭自己。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二:梦与破案
2023-05-09

此类案件常常作为我国古代戏剧的题材。关汉卿的《绯衣梦》全名《钱大尹鬼报绯衣梦》,剧中的书生李庆安险些当了枉死鬼。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以上寥寥两三百字,而引文之多,竟包括《中庸》、《诗》、《书》、《易》、《礼》,可见利玛窦熟读古代典籍,不谓不博矣[同上。]。利玛窦博览儒家经典,对古代典籍能左右逢源,随手拈来,都成妙谛。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丰。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青年节文告
2013-02-27

而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亲爱的青年们,并不与古代的哥罗森相差多少。确实,有一股强势的世俗主义的思想潮流正试图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中将天主边缘化并试图创造一个没有天主的天堂。

罗马:2011年世界青年节文告-在耶稣基督内生根修建,坚定于信德
2010-09-08

而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亲爱的青年们,并不与古代的哥罗森相差多少。确实,有一股强势的世俗主义的思想潮流正试图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中将天主边缘化并试图创造一个没有天主的天堂。

妻灵归来情深深
2013-12-06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恩宠论:宠,遇光于当世。(《后汉书·梁统传附梁竦》)这句话真的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的意思是人活在当世的现在,能遇到光照,那才是真正的得到了恩宠。耶稣说:我就是光。

基督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冲突
2014-04-25

论述至此,我们很容易看到,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传播,与古代佛教的传入大不相同。佛教从始至终都是以辅助性宗教的身份进入,在中国农民的宗教实践中占据着辅助性地位。

414年前的今天,利玛窦神父在京去世
2024-05-11

“中国的道德书籍充满了有关子女应尊敬父母及长辈的教诲”,古代父母去世,儿女要“居丧三年”以“报答他们小时候父母怀抱他们的三年养育之恩”。利玛窦定居北京期间,正好遇上其好友徐光启的父亲去世。

特稿:华夏儿女共庆团圆佳节,基督信徒勇做和平使者
2013-09-18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