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灵修之路
2005-04-27

因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才有良好的社会,只有良好的个人才有良好的团队。修道人更应学会生存,学习生活,学会做人,否则其他德行免提。每天检讨自己内心想的什么?听的什么?看的什么?做了些什么?

未婚同居,心中永远的痛
2005-06-2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友中的离婚现象,特别是未婚同居现象已呈上升趋势。如何迎对这一挑战,欢迎大家予以关注,并积极讨论。

大陆神父参加香港举行的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5-09-07

刘哲神父认为,基督宗教有助促进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文明。他解释:“在北京等大城市,人民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精神很空虚。”

负重的力量
2005-10-23

“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那么,人为什么对自身作出“否定”呢。我想除了信仰的危机外,最主要的还是缺少负重的力量。

清官徐光启
2006-01-25

明朝后期社会黑暗,宦官乱政,结党营私,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成风。徐光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出污泥而不染。

西儒利玛窦墓
2004-05-10

为了适应中国当时佛教流行的社会风俗,他削发穿着僧服,自称僧人,还把自己的住所定名为仙花寺。他为了更有利于传教,利用传授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吸引人们。

二零零六年九月份生活圣言
2006-09-07

我们更会看到耶稣带来的爱的革命,不仅转化我们的内心,也激发周遭的社会架构作出改变。「你们应按这圣言来实行,不要只听。」我们打从普世博爱运动的开始,已体验到这一切。

不同信仰的较量
2006-07-12

我是文革期间嫁到一个外教之家的,虽说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其实也是男方求婚的结果。因为方圆几里都知道我是由天主教家庭调教出来的一个知情达理又有爱心的好女孩。

亚洲“亚洲福传大会”首届大会厘定传教工作优次和庆祝信仰
2006-10-25

担任大会总协调员的迪亚斯神父表示,基督徒的传教工作已经帮助原住民、妇女及社会边缘人士改善生活。

有关中国教会的会议结束,教会当局愿展开建设性对话
2007-01-20

“此外,中国教会团体人数的增长也令人惊奇,这个团体同样蒙召作基督的证人,怀着希望展望将来,在宣讲福音工作上迎接社会正在面对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