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管窥当代国内天主教会的不同福传模式(一)


2008-09-04 10:22:23 作者:欧羽琳 来源:信德报(总第348期)

    (编者按:普世教会的圣保禄年已经从今年6月28日开始了。在这个普世教会广传福音的年代里,我们刊登教友欧羽琳的文章,其意在于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国教会内的广大神长和教友们效法圣保禄宗徒,大力开展福音的传播工作。正如圣经上所讲的:“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

    中国天主教的传入始于元朝,孟高维诺总主教是西方天主教来华传教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天主教发展的奠基人。而打开中华福传局面并延续至今的应归功于明朝来华传教的意大利神父利玛窦。
    400多年来,中国的传教事业虽几经起落,但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教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期,教友人数急增。按1941年的统计,当时中国教友人数已达350多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的福传事业进入了转折期,教友人数呈现停滞甚至减少的状况。虽然上个世纪的50年代,教会勉强处于维持的状态;60年代和70年代,教会跌入了最低谷。在当时的情况下,有部分软弱的教友放弃了信仰,很多教友家庭的子女没有受洗,教会人数不增反减。
    70年代中后期,一些异端在全国各地兴起传布,间接地激起了教友压抑的宗教情愫,促生了教会复苏的萌芽。80年代随着中国宗教政策的逐步开放,天主教会也开始走上了全面的复兴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里,中国天主教走过了三个历史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教会的重整阶段。
    在此阶段里,最主要的任务是落实教产、修建教堂、培养教会神职人员。当时教堂不是被毁就是遭破坏,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国家政策落实教产,修建圣殿,这是教会的首要任务。
    第二个阶段是教友的培育和陶成阶段。随着教会基础建设的建立,提高教友素质便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各类教理班,培训班,以及传统的下会闭静神工等各种努力,力争使教友的信仰得到提高。
    第三个阶段是学圣经、传福音阶段。重视圣经,人人福传,是近几年亦或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大陆教会的主流,“学好圣经传福音”已成为神长教友的共识。随着福传意识的增强,重视程度的增加,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友人数已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幅员广阔,由于地域、风俗、文化、人群的差异,各地采取的福传方式不尽相同,形式多样。总结这几年各地的福传方法,大致可分为下列一些模式。

一、传统的福传模式

    圣事福传:堂区派出传道员福传时,神父将会举行隆重的派遣弥撒,为传道员覆手,求天主祝福他们的工作。另一种情形是神父在弥撒中,重申福传的重要性,吁请教友肩负起福传这个伟大的使命,人人都要宣扬基督的福音。
    祈祷福传:教友们共同为传道而祈祷,每位教友,即使没有能力亲自福传的,也要通过祈祷为福传贡献一份力量。
    礼仪福传:通过教会婚礼、终傅、亡者弥撒、餐前祈祷、划十字圣号等,引起教外朋友、亲属的注意,对教会产生好感、兴趣,从而进一步产生了解教会的想法。
    圣经福传:圣经在许多人看来很神秘,但许多的知识分子渴慕看到圣经,因此赠送圣经给他们,是让他们了解教会很好的途径之一。
    展示福传:教堂内外,运用橱窗、黑板报,能使来教堂的人直观地了解教会,而展览室将更详细地介绍教会。如河北柏乡县贾庄就在圣母山内设立的展览室,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还有大型的展板,如太原板寺山圣母朝圣地,每年的展板都吸引大批教内外人士观瞻。

二、现代的福传模式

    1、网络福传:要说现在最火爆的传媒工具,莫过于互联网了。从1999年12月31日河北信德网最早开办以来,中国天主教会的网站已发展到数十家,既有教区网站,也有堂区网站;既有机构网站,也有个人网站,内容丰富多采,各有侧重,博客、聊天室成了介绍教会信仰的舞台,对教会的福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媒介福传:书信的地位虽然受到了冲击,但在农村地区仍然发挥着作用,透过亲切的话语常会打动人;而电话直接明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刻意制作分发的传单、小册子,有更大的针对性,教会节日都有大量的派发。
    3、音像福传:近几年,中国教会制作了大量的VCD\DVD光碟,更翻制了大量港台及海外的教会光碟,内容极为丰富。如国外教会提供版权和资金的《耶稣传》发行50万张,影响很大。为拓展音像福传领域,一些地方教会,还成立了专门的音像室。
    4、知识福传:在个别教区,面向社会开办了外语班和各种技能班。北京教区利用教会人才优势,于上世纪80年代开办了相伯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外语人才,相应地也促进了福传。

三、个体的福传模式

    1、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率福传:这是教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对工作负责和敬业的态度,处处抢挑重担,不计报酬,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其表率作用影响着周围的人们,使别人从教友的身上,看到了基督的影子。这是一种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的表率投影与折射福传。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典范有香港特首曾荫权、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韩国前总统卢武泫等,这些人物的表样,成了教会在福传工作中宣讲的最佳范例。在国内教友中,河南信阳市靳丽雅姊妹、上海的胡成典老师,陕西的民营企业家郭永胜等人,均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优异的表现,多次当选全国或省、市的劳动模范。当然还有更多的基督徒,在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2、邻里福传:这种福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友在自己的居住地,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搞得非常融洽,同时也向邻里公开了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福传的需要之外,再就是在生活中活出了基督,同时也自觉地让左邻右舍督促自己。这种教友见到邻居们,脸上总是挂着一种真诚的微笑。但凡左邻右舍有了困难,他们都会主动相帮,问寒问暖,奉献爱心。邯郸武安堂区的白成弟大娘采用这种方法在她的家乡河北涉县木柞村发展了一百多名新教友。
    3、走访福传:这是最常见也最适合教友单兵作战的一种福传方式。由于是个人行动,故不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而且传福音的效率也相对较高。教友单个到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教外人家中做走访福传,这本身就需要有很大的勇气,除了要掌握高超的福传技能之外,也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时候很可能会引起被访者的不高兴,甚至还有可能被人撵出。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福传,福传者的心理素质要过硬,要有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耐心。沧州教区的金凤志神父用这种走访福传的方法,在他领导下的堂区,每年都要发展三、四百名新教友。
    4、探望福传:这种福传方式的针对性最强,主要对象针对的就是一些麻风病人、艾滋病患者、监狱的服刑人员以及心理失常者、生活失志者。要做好这些人的福传工作,仅有爱心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和大量的生活实践才有可能做的得心应手。在我们的教会里,许多的修女在此领域做的尤为出色。比如说甘肃圣家会的修女们,她们在四川、云南、广西和江西境内的山区里,长期为麻风病人服务,有部分大学生也做的很出色。
    5、爱德福传:这是一种个人最容易做到的福传,但却又是最难长期坚持做好的福传。其特点是需要做爱德福传的人能够坚持长期奉献爱心,并使之在长期的坚持过程中,形成他(或她)优秀的个人品质,以及与周边人群的良好人际关系,并用这些个人品质和人际关系影响更多的人。世界首富、美国的天主教教友比尔·盖茨就是普世教友在爱德福传方面的典范。近30年以来,盖茨在慈善事业方面的捐款高达数百亿美元,仅2006年他就一次捐出274亿美元做慈善基金。在今年他用做这方面的个人基金已经捐献了580 亿美金,盖茨夫妇二人目前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基金的工作中。他的榜样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天主教教会进行爱德福传时的效法楷模。河北涿州78岁的女教友欧阳惜光16年来,用200万元救助了400多名贫困生上学读书。国美集团的总裁黄光裕教友、浙江慈溪慈兴轴承集团副总裁胡汀书等人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此外,太原天主总堂在当地教友中开展的大型的义务献血活动,都展现了爱德福传的风采。
    6、圣物福传:这种福传模式有物可睹、有形可见,所以也就最容易起到它的福传作用。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圣物持有者应该即时或及时的,将自己所佩带的圣物和持有的圣物向教外朋友做宣传,说明该圣物的意义及为什么要佩带和携带的原因。对真心喜欢我们教会圣物的教外朋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赠送,这样起到的福传效果会更佳。
    7、穿着福传:神职人员和修女的穿着,在流动的人群中是引人注目的、流动的福传亮点。在教会组织的一些活动,以及教会的朝圣活动中,一些特制服装(如汗衫)上的图案都很抢眼。当我们的穿着引起人们的关注时,我们的神长、修女和教友要适时地向教外的朋友们进行宣传。
    (未完待续

 

本文标题:管窥当代国内天主教会的不同福传模式(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