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大别山上的钟声


2005-01-24 09:19:59 作者:刘雅敬神父 来源:信德报(第229期)

 “我死后,希望从我身上找不出一分钱,死后让我的骨灰撒在我传教的沃土上。”

    地处大别山区的驻马店教区固始县,有一位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总铎张宛祥神父,他带领五位神父、一位修士和四位修女,常年服务于大别山区。除星期六和主日外,患有冠心病的他都会到十几个堂口看望教友,送弥撒传福音,他从未为他的病担忧,更未躺床休息。耶稣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他虽不是会士,却胜似会士。他衣着朴素,衣服都是教友哀矜的,自己从未买过一件可体的衣服。他清贫如洗,没攒一分钱,所有弥撒献仪、教友捐献全部入公。有一桩事,曾让他寝食难安,就是他准许一位热心会长动用教会一万元,这位会长不幸去世,后辈不认帐,他本有权消帐,但他奔走各处求朋友援助,三年还清了这笔款,心才平静下来。
    他说:“我死后,希望从我的身上找不出一分钱,死后让我的骨灰撒在我传教的沃土上。”
    张神父带领神父、修士和修女过着修院式的生活,每天集体念日课、作默想、省察、念玫瑰经,带领教友念日课。他床褥简单,只一张破桌子,一把椅子,桌上大多是灵修书籍。他的电视机除看新闻外总关着,用他的话说:耽误时间。他每天五点左右起床,先到圣堂拜圣体。虽然很忙,他还担任着漯河修女院的神师,每月一次走一天的路程赶到漯河,不论炎热的酷暑,冰天雪地的冷冬,没有缺少过一次他神师的职责。
    在固始,每逢主日早五、六点钟便坐在神功架上,到中午吃饭时很难离开,原因很简单,一是教友多,二是教友都愿找他办神功。
    张神父采用拜访教友和外出布道、送弥撒相结合的传教模式。很多教友请神父到他家讲道理,送弥撒,他从未拒绝过。耶稣说:“对于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路15:7)对那些冷淡教友,张神父亲自走上家门找他们谈心,很多冷淡教友见到神父这样热情,被感动而回头。为了传教的需要,他经常举办要理讲座、儿童要理班、成人学习班,会长培训班,使教友成为传教的主体。

“只要一心为天主办事,钱和什么都不会缺”   
         
    1993年他调到固始之时,那里除一座破楼和几间旧房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现在则有了十几座圣堂及活动点。以固始为例,新建教堂能容纳一千多人,每主日爆满,瞻礼日堂外广场也挤不下。由于教友们参与传教事业,教友队伍日益壮大。十年耕耘迎来大丰收,教友由1993年的4000人发展到2003年的30000多人,而且仍在蓬勃发展中。
    当地经济虽然困难,但他全心依赖天主。在固始,几年时间盖了5座教堂,7个祈祷所及活动点;在湟川,开辟新建了4座教堂,该地教友发展到8000人以上。他常说:“只要一心为天主办事,钱和什么都不会缺”。他的事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出了一批好神父、好修女,对世俗一无所求,只求天主的光荣。他所带领的神父和修女,有的连个自行车也没有,衣着非常朴实,传教效果依然非常可观。他们不为钱,不讲穿,不图名利,一心扑到福传第一线,一心为光荣天主工作,这是用不尽的教会财富。
    愿天主降福张宛祥总铎健康,为固始教会的更大发展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天主的助佑下,在张神父的带领下,大别山嘹亮的钟声永远常鸣,给大别山区带来主的降福和喜乐。

本文标题:大别山上的钟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