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在玛利亚的氅衣下的国籍修女会

—— ——汉阳圣母堂的故事及中国籍修女会的起源

2021-09-23 09:22:26 作者:作者:爱德华·高尔文主教(汉阳宗座代牧) 翻译:博文 校对:彭神父 来源:信德网

在困苦中建立的圣母堂

    1939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前夕,我对吴宝娜说“你去圣母堂管事!”她是一个良善、虔诚、乐于服务教会的教友。但这一次我没有事先征求她的意见,而是直接安排她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麻烦。圣母升天节当日,汉阳圣母堂正式成立了。“圣母堂”的名字由此而来。就这样,吴宝娜做了圣母堂的负责人。

高尔文主教与圣母堂贞女们,吴宝娜在主教左边

    圣母堂的建立还要从8年前开始说起。这8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这些日子让人无法忘记。1931年发生在武汉的那场大洪水犹如世界末日一般,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他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不论是外教人还是天主教徒,以及他们的神职人员都承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接纳灾民的高隆庞修女院

    1931年7月中旬,中国发生了60年一遇的大洪水,在洪灾中房屋被冲毁,庄稼被淹,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汉阳代牧区的大部分地方积水,已达六尺深。我住的屋子也涝水十二尺。

    面对这次的洪灾我们手足无措,意志消沉,感觉希望渺茫。就在此时,一大群失魂落魄的灾民涌进汉阳城。这些灾民向我们寻求帮助,他们身无分文,有的母亲紧抱着孩子向我们投来了渴望的目光。面对这样的情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司铎都不会视而不见。我决定,妇女儿童由我们安顿,男子自寻住处。但安排食宿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在我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只能提出要高隆庞修女们让出新建的修女院房屋这样的不情之请。修女们真是伟大,她们欣然答应,毫不迟疑。高隆庞修女们接纳了灾民,房屋密密麻麻住满妇女儿童三百多人。人们在地上铺一层稻草,就睡在上面,每天都有米饭充饥。有了安身之所和食物,这在那个时候已是了不得的事情。

    灾民还在成群结队的涌入修女院,可是修女院无法再塞进更多的人,因为修女院已经住满了。我熟识的教友妈妈们,平日都对我甚好,也从代牧区各地来求我收留她们已经成年的女儿。因为这些女子露宿在汉阳附近的山坡上。可我哪里还有地方收容她们?可这些年轻的女教友毫无保护地在外游荡,想来又实在不安。焦急之际,恰逢汉阳城一处田地出售,其中有几间老旧房屋。这真是雪中送炭。我低价买下这房屋,让这些女子和几位妈妈住下。

    这些房子虽然寒酸,但聊胜于无。我们没有人去专门管理。住进去的人们只能自己料理,各自独当一面。这时,天主便以祂那简单又奇妙的方式施以援手了。

教会的贞女吴宝娜

    吴宝娜来了。她的神情和打扮好像一个灾民。这天正好是1931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中国教会欠像吴宝娜这样的贞女很大的人情。她们没有发三圣愿,没有进入修会团体。她们终生不婚,自我奉献于天主的善工。

    多年以来,吴宝娜一直都在代牧区不同的地方讲授教理。如今,我更是毫不迟疑地让她去担负重任。当她听到“你去圣母堂管事!”时,她即刻启程。宝娜是汉阳圣母堂的第一个贞女。所以自始至终,她都是圣母堂的院长。她温顺,良善心肠,在圣母堂干得非常不错。

    当时有若干女子随她而来,随着人数增加,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小的团体,并稳步地壮大起来。圣母升天节之后,我们就称这个团体为“圣母堂”,字面意义就是荣福圣母之家。

圣母堂的诊所

    在洪灾退去,灾民归乡时,有多位女子因为家乡有土匪打劫,被迫选择继续留在圣母堂。贞女们向这些女子传授教理,教她们祈祷。在此期间,马道南神父(医学学士)在圣母堂主持新建了一座诊所。贞女们在诊所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也去到汉阳郊区,给病患分发药物。那里的人虽然不信教,但贞女们的爱心却感染了很多人,让他们产生了皈依圣教的想法。

修缮破败的圣母堂

    一些外教家庭请圣母堂收留他们的女儿。贞女们允以答应,实际上她们正期望如此。来到圣母堂,有些外教女子的父亲见到破旧的房屋,不愿把女儿留在这种地方。我们因此很受挫。因为圣母堂的事,汉阳的大街小巷皆有耳闻。我们很明白,他们回去后就会把圣母堂条件极差的情况传出去,就再也没有女子愿意进来了。我感到挫败,因为如果乡下的外教人女子都不愿意来这破旧房子住,城里人就更不愿意了。

    以上就是要新建圣母堂的来龙去脉。为了接纳更多的女子,我们拆除了老旧的房屋,重建了一个新的慕道所。新建的慕道所房屋坚固,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新的慕道所收纳了两百名妇女和年轻女子。此时贞女也达至二十三名。

    如今的贞女们再不是1931、1932年初来乍到时的新手,虽然她们学习中文阅读与写作,接受完备的宗教训练,但照顾两百多名来自乡下的妇女儿童绝非易事。这一点我非常清楚,做好此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心,同情心,同理心,还要有强大的意志。虽然有这些困难但贞女们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使命,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们好似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而圣母堂的负责人小宝娜就是她们的母亲。

贞女们的生活

    贞女们遵行简单的日常作息。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到教堂进行晨祷和默想。七点望弥撒。弥撒和感恩祈祷后,起身完成各自的任务。八点吃早餐,休息片刻。然后开始日间劳作,各自前往学校,慕道所,厨房或诊所等,各司其职,按时完成。晚上九点回去休息。每周四上午朝拜圣体直到中午。她们两人一组,依次在圣体前祈祷默想半小时。她们的日常活动就是劳作、学习和祈祷。

    贞女们生活简朴。一个贞女一周的花费只需要五先令。食物与贫苦老百姓无二,即大米,蔬菜,鱼,还有一点肉。经过培训,贞女们度着神贫的生活。

贞女们的信仰背景

    除了两位贞女以外,她们大多数都来自天主教家庭,信仰背景可追溯到两百年前。她们的祖先因信仰受到牵连;而牧养他们的神职人员也颠沛流离,被悬赏,遭受追捕。这些神父置身度外,冒生命危险来到中国。有些已经为主舍命,如遣使会会士真福董文学和真福刘格来。其他人死于非命,甚至无法找到墓冢,他们为了中国人的信仰而死。我们的传教区就有很多传教士的墓。每一年,特别在教会的追思已亡日(每年十一月二日),我们追思他们,为他们祈祷。

贞女们的事工

    圣母堂的牧人若瑟·贺根神父和尤震·斯潘赛神父一直负责指导和培训这些贞女。贺根神父监管慕道所的工作,斯潘塞神父则管理诊所的事宜。

    慕道所和诊所是圣母堂贞女们的主要工作场所。她们在慕道所的成绩太辉煌了,汉阳的城乡简直是受到了天主的祝福。城区四个堂口的皈依女子和农村乡民在这里接受教理培训。他们每天参加弥撒,受洗之后,便经常领受圣体。他们完全适应了那里的天主教氛围。

    圣母堂诊所向城郊大面积提供服务,一年之内诊治的人数,多达两万七千三百人。这里多数贞女有护士资格证。除了诊所的事工,她们还结伴而行,提着药篮子,到郊区农村探访病人。当地人热情欢迎,对她们尊敬有加。在这个外教人的地方,她们播撒善种,给这些人带去了天主的恩宠。

    那些年,汉阳城天主教徒的人数有了可观的上升。在1936年中,就有一千多人领洗入教,这份功绩多归功于圣母堂的伟大事工。同时,贞女们心系远方,四处服务。同年秋天,一小组贞女前往汉川黄甲山,帮助鲍维斯神父照顾慕道所的妇女儿童。数月后有人走得更远,到三单口帮助莱希神父。

    进入到1938年,抗日的战火燃烧到了武汉,在这个战乱的时期,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贞女们做出了极大的奉献。从1938年武汉遭空袭到城区霍乱流行,在各种危险之中,贞女们坚韧不拔,牺牲自我,做出高效的工作。她们是真正的基督徒。在人满为患,疾病肆虐的汉口难民区和破败的汉阳城里,她们为难民提供食物,给有被感染风险的人注射疫苗,关怀临终者并给与施洗。在人满为患和疾病肆虐的汉口难民区,以及在遭受严重战乱的汉阳地区,贞女们以极大的奉献精神成就了这一切。

圣母手中的中国籍修女会

 

高尔文主教,初学院神师贺神父,初学院院长Clementia 高宽仁修女(左),

初学导师Justa舒静贞修女,均属乐勒托修女会,十五位初学生(1939年3月25日)

    1939年3月25日,是教会的圣母领报瞻礼,我们堂区迎来最重要的一天。我们一直期待在汉阳代牧区成立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修女会。我确信,中国要皈依天主,更重要的工作最终应由中国人自己的司铎和修女去完成。圣座批准了我们的请求,一个崭新的中国籍修女会于3月25日成立了! 我们已经从贞女中选出15名初学生,形成新修会的初学院团体。新的修女会取名为“汉阳荣福童贞玛利亚修女会”。修女的培训工作交由两位在汉阳的乐肋托修女会成员。初学院院长和初学导师分别由高宽仁修女和舒静贞修女担任。神师是若瑟·贺根神父。那年头圣召源源不断,很多女孩期望成为修女。这个年轻的修女会未来可期,前途光明。汉阳修女会是属于荣福圣母的,我们就把它交托在圣母手中吧。

本文标题:在玛利亚的氅衣下的国籍修女会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