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华姿告诉我们


2007-07-16 15:12:21 作者:楠苑 来源:信德报(308期)

     华姿是《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书的作者,从2005年底出版后两个月就第二次印刷,是什么传记,竟如此畅销?
  先看一件事例,南方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不起眼的部门一下子要了500本。华姿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人。一个打工的女孩买了,第三天又要了7本送朋友,她先后要了20本,花了她半月薪金,为什么?她说,我送给与我一起参与爱心活动的朋友。500本书很快飞到读者手中,只剩下几本,又要了500本。读者互相传播,德兰修女的事迹,不胫而走。
  德兰的事迹,新闻报导、刊物介绍、教会封圣,主要在讯息层面上。而华姿以独特的视角和锐敏的观察深入到德兰的一生言行中,更深入到她的心中。在华姿心目中,德兰并非一般的写作对象,而是心心相印的,彼此心灵交融的挚友。曾获冰心图书奖等多种奖项的华姿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优秀作者。读者相信,华姿是含着泪水写成这一作品的。华姿的作品给中国文坛带来清新的空气,她把德兰作为圣洁的天使介绍给中国读者。中国有各种各样爱心大使,唯独没有德兰。德兰是在20世纪的印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民贫困,而且有种姓制度的社会中实现她的理想。她寻找被社会抛弃的,被贫富悬殊隔离而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那些人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是等待死亡。他们不知人的尊严是什么,不知道亲情、友情,不知道人间真爱,他们的灵魂完全被贫困折磨得麻木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之恶劣远过于雨果《悲惨的世界》。
  令人想不到是德兰离开了宁静、安定,生活有依托的修院生活。立志要为在社会最低层的,濒死的、不堪入目的、难以接近的病弱贫残服务。而且她的服务不只是捐钱,说几句安慰祝福的话,不只是给以治疗,给以温饱,而是不嫌脏臭把穷人像亲人一样抱在怀中,使他们感到温暖、亲切;给他们以人的尊严,使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人,是高贵的生命;使他们麻木和冰凉的心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这些被认为“社会渣子”生存在社会边缘的人,值得她以及几千名追随者、几万义工这样地为他们服务吗?这究竟为什么?
  德兰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基督”。轻轻的一句纯朴的话,是多么亲切、多么有力,多么令人心动!
  华姿给中国读者一个全新的信息。这一信息包含着爱的全新理念,奉献的誓愿,坚忍的精神以及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包含着一个矮小的单身女子向社会贫困挑战的勇气;包含着她的言行被社会泠漠态度的伤害和被拒绝的痛楚;包含着她艰辛的事业的成功之初,面对着种种赞言的真诚谦卑;更包含着她获得诺贝尔奖金时,代表贫苦人们催人泪下的心声。
  为什么世界各国有德、有才的大人物写不出这样一本好书,而一个与德兰事业并无牵连的作家,却怀着对这20世纪圣者的崇敬,深度的思索,虔诚的感受,甚至出自内心的祈祷,直到她的心与德兰的心,她的爱与德兰的爱融汇一起,才动笔。华姿笔下流淌的不是无关痛痒的文字,而是对德兰大爱的颂歌,对德兰言行生动、贴切的描述,对德兰奉献精神精辟入微的分析,对看似平凡、而行为极为高尚的深刻评论。
  被华姿推向中国读者的德兰,不是因为诺贝尔奖金;不是因为各国领袖人物的赞言;不是几万义工跟随者浩浩荡荡的队伍;更不是她死后的哀荣,全球人为她吊唁祈祷,印度为她降半旗举行的国葬。而是着力彰显一个最平凡的不起眼的修女内心的伟大、胸怀的伟大与灵魂的伟大。
  华姿尽力挖掘德兰道德的深度,以充实和抚慰我们周围道德缺失的悲哀心灵。
  在华姿作品的扉页上,华姿大胆地展示中国读者不熟悉的、古代圣者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使全书增添了神圣的光彩。其中与本书有直接有关的二句:“让我们不求安慰,但去安慰;不求被爱,但去爱”,画龙点晴地,点出了德兰非同一般的道德高度的爱。爱,在生活中具有多种色彩,也不免混含杂质,而华姿推介的德兰式的爱,犹如阳光下的露珠,透明、纯洁,甚至使人怀疑真有这样的人吗?
  华姿把德兰留给大家的启示与她自己的体会告诉读者:
  德兰:“不管他是谁,在上帝眼中都是一样的,都由同一双慈爱的手创造的。”
  华姿:爱无界限。
  德兰:把“我渴”写在所有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华姿:这是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呼喊。德兰对贫穷的定义是非常宽广的,饥饿也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也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也是指受到排斥、孤独和冷淡。
  在美国、英国和德国与印度不同,人们需要的不是饱餐一顿,那么仁爱修女会———德兰领导的修会还能做什么?谁是那里的基督?
  华姿说:对那些孤独的老人,街头少年,他们需要的是被接纳、被认可、被爱。华姿描述了一位在街头独坐的老人,修女握住他的手,长时间沉默之后,老人满是泪水的说:“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握过一双这样温暖的手。”
  由此,德兰组织了“仁爱之家”,使孤独的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华姿把德兰的做法归结为:“家是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
  华姿说:真正的基督徒,无论付出什么,都是为了互相成为另一个基督。
  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高贵,几乎都来自于虔诚———对于真理,对于信念,对于理想,对于你所爱的事业的虔诚。虔诚具有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华姿认为: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德兰的一生就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天国也是为穷人而存在的。
  德兰与一般人恻隐之心的区别,在于她真心地聆听穷人,特别是垂死的人的心声:让他感到,他是一个重要的人,他是被爱的。德兰的爱不分信仰、不分语言或国籍,她也爱富人,更爱穷人,她竭力填补富与穷之间的鸿沟,她要求富人负起社会责任,以各种方式让穷人分享他们多余的财富。她不主张让仇恨来支配世界,她认为贫富的对峙,主要是因为富人缺少爱。
  只有真正实行爱的德兰才知道什么是爱,怎样实践爱。她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可见判断爱的价值不是事的大小,而是爱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愿意,人人可以成为爱的天使。
  晚年德兰的心脏功能日见衰竭,华姿评论说:“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
  华姿在最后几页中说:爱是最高超的,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德的灵魂,其他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来。
  德兰的事业使我们得以认识真正的福音,真正的爱,以及真正的伟大和高贵。
  德兰事业的社会意义,在于她以非同一般的爱心,恒久不变的行动,唤醒了整个社会,让人们的良知从她的呼唤中觉醒,从自我的冷漠、封闭中释放,这是人性的大释放。德兰的事业,对富人是鞭策、是号角,使他们从为富不仁的歧路上折回。对穷人中的穷人,她为之擦干泪水,给以温暖的拥抱,给他们以人的尊严,让他们沐浴在人性的温暖中。是谁给她以力量,给她以惊人的毅力?只有一个答案:基督。
  在20世纪中有两个名叫德兰的圣女:一位是法国里修年轻的小德兰,她是爱的典范,是精修圣人,为千万人所崇敬和热爱。而印度德兰修女则是直接面对因社会不公而被抛弃的人群,她是爱的伟大的社会实践者。
  当前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爱的颂歌,《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是美丽而又深刻的一首,华姿的文学创作正在吸引更多的青年,老人尤其是富人投身到爱的事业中去。

本文标题:华姿告诉我们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