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耶稣应对敌对者的责难


2014-06-11 14:29:35 作者:武德龙 来源:《信德报》2014年5月15日,18期(总第582期)

    犹太上层被称为主耶稣的敌对者,是在路加福音13章17节,当时是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一个因附魔腰弯了18年的女人之后(路13:10-17)。在那里,主要是指一些反对耶稣的犹太人。后来,主耶稣在比喻中,用仇敌来暗指那些不要他作君王的犹太上层(路19:14,27)。而现在,这些敌对者不只反对耶稣,拒绝承认他是默西亚,而且要杀害他了。由于惧怕百姓,难以下手,便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耶稣的话上得到蛛丝马迹的把柄,好把他交在罗马总督比垃多的手里(路20:19-20)。
 
1.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
    法利塞人策划好之后,便打发他们的门徒同黑落德党人去见耶稣,问他“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表面装作虚心请教,实际是搞政治陷害。而且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不可以”,马上就可以加上反对罗马皇帝的罪名;如果回答“可以”,立即会使耶稣失去人心,损害他先知的形象,因为一般犹太百姓纳税给凯撒是被迫的,反抗之心很强。(参玛22:15-17;谷12:13-15;路20:19-22)
    主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和恶意,便叫他们拿一个罗马钱币来。当时流通在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罗马钱币上,有凯撒的头像和称号。耶稣指着钱币说:“凯撒的当归凯撒,天主的当归天主”(玛22:18-22;谷12:15-17;路20:23-26)。表面看来,耶稣的回答是面对当时的现实,似乎并不反对向凯撒纳税,但更主要的意思是:天主的百姓,天主的圣城耶路撒冷和天主的圣殿,应该归于天主,而不要由凯撒来占领和统治。主耶稣的回答,使在场的众百姓和那些奸细都感到惊奇不已。

2.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乃是活人的天主
    撒杜塞人不相信有死而复活的事,于是就找出一个难题来问耶稣:“一个妇人先后嫁给七个弟兄,他们都去世了,如果有复活的事,复活之后她算谁的妻子呢?”(玛22:23-28;谷12:18-23;路20:27-33)按犹太法律规定:哥哥死了,没有儿子,他的妻子就要嫁给弟弟,生下的长子要归在亡兄名下(申25:5-10)。这是一个信仰和教义上的难题。但耶稣回答说:死人复活之后,不再嫁娶,和天使一样;所以根本不存在那妇人是谁妻子的问题。撒杜塞人不信死人复活,是出于不明圣经,也不相信天主的全能(玛22:29-30;谷12:24-25;路20:34-36)。
    主耶稣引用了梅瑟五书经出谷纪(出3:2-6)上“我是你父亲的天主,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这句话来向撒杜塞人论证死人必将复活。引用五书,是因为撒杜塞人虽不承认全部旧约,却承认五书的权威。如果列祖死后不再复活,不再存在,那么天主就毋须自称是他们的天主,只能自称是当时还活着的梅瑟的天主。但天主自称是已经睡了的列祖的天主,正说明天主看他们犹如活人,并在末日要使他们复活。所以主耶稣说:“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乃是活人的天主。”耶稣的回答堵住了撒杜塞人的口,使众人感到惊奇,并折服了在场的几个经师。

3.最大的诫命
    撒杜塞人的口被堵住后,法利塞人中的一个法学士和一个经师向耶稣提出一个“法律上的诫命,那一条为最大”的问题(玛22:34-36;谷12:28)。法学士是当时研究法律的权威,提出的是一个当时有关法律研究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有的法学士已经找到答案(路10:25-27)。但他们估计,这个没有跟法学士学过法律的纳匝肋人,不可能明白圣经(若7:15)。也不可能答出这个难题;想借此贬低耶稣在百姓中的威望。
    但主耶稣却用申命纪中的两条诫命,概括了整个法律书和先知书,称之为法律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玛22:37-40;谷12:29-31;申6:5,10:12,30:6;肋19-18)。这里的“第一”,意为首要的;“与此相似”,是说同样重要。
    那个经师很欣赏耶稣的回答,并认为这两条比形式上的“一切全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重要得多。经师的话是对的,但还只停留在理论上,他所缺少的是遵行。所以主耶稣对他说:“你离天主的国不远了”(谷12:32-34)。

4.基督是达味的子孙
    各种人物的各种问题都没有难倒耶稣,便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了(谷12:34;路20:40)。但主耶稣却反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既然达味称基督为主,基督怎么又是达味的子孙?(玛22:41-45;谷42:35-37;路20:41-44)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这不只由于问题本身是个难题,更由于他们不肯承认,出于达味家的耶稣,就是达味所仰望的那位基督。这样,他们就更不敢问他了(玛22:46)。

本文标题:耶稣应对敌对者的责难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