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学者思辨: 大学的源头是基督教会
2012-08-01

文化交流的结果使得原有的知识体系扩大,除了原来的文艺学科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外,新的学科,特别是神学、法学和医学也开始确立,后来又形成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学科,从而为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大学准备了条件

关于教友和教外人结婚的辩论
2012-12-04

正方:我方觉得教会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一些传统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教规教义应及时的修改调整。

从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入手 不断提高民间力量养育儿童水平
2013-10-26

排查后,我部会同财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了孤儿、弃婴收留安置的程序,明确了民办机构收留孤儿、弃婴与民政部门合办儿童福利机构的相关规定,建立了部门协同的机制

特稿:慈悲年圣神降临节牧函
2016-05-12

进堂不念经、圣体台前不打扦、弥撒中嘻嘻哈哈跑上跑下,没有主教同意和许可擅自让教友手拿圣体者比比皆是,教会训导明言,礼仪改革绝非世俗化sæcularizatio,亦非不神圣化desacralizatio

2017年度观察|| 天主教与其他基督宗教的对话工作
2018-02-03

历史上,苏格兰教会的改革推翻了当地教皇的权柄。教宗说:感谢上主赐予我们重大恩典,使我们在许多世纪的隔阂与冲突后,今年能以真正的弟兄姐妹相待,不再是竞争对手。

“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2012-06-06

对百刻制加以改革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新鲜,例如汉哀帝时和王莽时,就曾分别行用过120刻制,而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也先后推行过96刻制和108刻制,但由于受到天人感应等非科学因素的影响,这些改革都持续时间很短

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融汇的典范——利玛窦
2009-11-27

利玛窦的各项成就,特别是他对纪年法进行的改革,让他享誉明朝朝廷。在克服各种困难后,他终于在17世纪末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得到皇帝的谕旨,在全中国传播天主教并接受任何愿意皈依的人入教。

罗马:教宗复活前夕弥撒讲道词
2011-04-25

在礼仪改革之前,要诵读十二篇旧约和两篇新约圣经。这两篇新约圣经如今还保留,而旧约圣经则改为七篇,甚至视地方情况也可以减为三篇。

“中国国宝的守护神”基督徒蒋复璁
2011-07-28

1926年,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负责中文图书编目,开始深入研究公私簿录,有志于中国图书分类的改革

也来谈福传
2006-01-30

梵二会议的礼仪改革,再次将慕道者的培育作为授洗的关键步骤,显然是回归到了教会的传统。教会将洗礼的步骤分为:问道期(询问信仰)、慕道期(认识信仰)、净化光照期(准备洗礼)和释奥期(加深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