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找,必找到(一)
2007-06-11

[page]问题:我们为什么称天主为“父”?“你超越一切,我们怎么能以另一个名号称呼你?”这些话出自四世纪一位主教兼思想家纳齐安的额我略之口。

泰山脚下的天主教会
2007-05-31

老年教友虔诚祈祷,家庭主妇烧水送茶,教堂修复后在周围村庄成为一段佳话;1996年由在海外俩韩姓修女资助、附近教友捐献河石、本村教友出义工建成了一座圣母山,今年春节他们又集资兴建了一座长15米、宽5米、高8米的层楼

读杨绛奶奶的《走在人生边上》
2009-02-11

)人有“灵魂”和“灵性良心”  杨绛奶奶在“有关人的问题”里写道:“可以肯定说:人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身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耶稣是谁?
2009-06-03

但有个字是父母没有教给他们的,是他们自己学的,一个是“为什么”另外一个是“不”当孩子长到能问“为什么”时,他们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孩子不是家庭宠物,他们也有人性尊严。

司铎书院往事
2009-08-24

、当时学员撰文刊登在《益世报》副刊上,《铎声》和《上智编译馆馆刊》上,有写教会史的,有谈我国文化的,还有讨论中国圣统制的,文中建议主教出缺的教区应选任国籍主教。

吾有慈母心足慰
2007-06-14

邻居有个老汉名叫安,七十多岁,一个人无依无靠,母亲经常给他端汤送饭缝补衣服;镇上有两个智障妇女,她周济她们衣服和油、盐、酱、醋,同时还教她们念经。

成都:地震中被毁的绵竹天主堂计划于原址重建
2008-07-06

地震前的神父办公楼地震后的神父办公楼[page]、本堂神父工作情况1993年7月,成都教区派李晋玄神父来绵竹主持教务,推动了绵竹天主教堂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苦难与希望(一)
2010-01-08

(同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其通喻《在希望中得救》里深化了他作为神学家拉辛格所提出的此种基督徒的希望的思想。他指出,我们需要在天主透过基督对人所显示出的爱中来解读基督徒之希望的参照。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2010-07-07

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身后房子里也许有一个小孩”、“看不见的警察或监视器”之类当然不予考虑);、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

家庭福传的重要性
2011-07-05

、夫妻之间爱的传递家庭生活的中心是爱。男女因爱而交往,而结合为夫妇。夫妻因爱而生活在一起,也因爱而结出生命的果实——子女。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也学习以爱还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