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生命的沉思


2009-05-13 09:51:09 作者:耐安 来源:信德报(373期)

    近日,当我听到地震灾区冯翔自杀的消息。才意识到“5.12” 那个令人不能忘记的日子,至今已经快整整一年了。我们不能忘记在地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就成为过去。每一个幸存者都在庆幸自己活着的同时,也会开始沉思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开始沉思活着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无法判断冯翔对生命的沉思,但冯翔沉思的结果就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地震发生的时刻,人们才意识到人类的渺小,人性的脆弱,祈福上天。生命的价值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人类。每一个逝去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死于非命的生命都值得人来纪念,这个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其实,作为有人生经验者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人生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有多少无奈?有多少逃避不掉的事?这些事势必给人心理造成创伤。从心理学来讲,人类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由创伤伴随的,没有创伤就不会有成长。这是人类的命运,是所有想以生命的形式在这个世界上走上一遭的所有的生物的共同命运。这些创伤本身不一定会制造疾病,我们甚至可以说,经历这些创伤还是形成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无法想象,完全没有经历创伤的生命会是多么的幼稚和软弱。但如何消除、避免、修复这些创伤,心理学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和知识的技巧,却并未让人看到这些创伤的积极的价值和终极意义。
    在创伤心理中也讲“爱”,讲如何去爱?怎样去爱?以此,用爱来修复创伤。但在此,爱只是知识、技巧、艺术。没有让人感受到爱的源泉,爱的动力、爱的终极意义。但基督的信仰告诉我们:天主是创造宇宙、人类及万物的大主宰,是爱的起初者,是爱的根源。(参见:创一章、智十二章)所以,天主是我们的“元始和终末”(默廿二 13 ),是我们的起源和归宿,更是我们爱的归宿。因此,教父奥斯定说:“我们的心除非完全憩息于天主内,它不会安宁。”而圣伯纳解释说:“天主之爱是超越其它一切的爱,最完美的爱。”我们基督徒通过从圣经的启示和圣子耶稣历经马槽、十字架、祭台三十三年的生涯中,可以感受到天主是如何通过圣子耶稣向人类展示他的爱。使我们借着基督和圣洗而成为天主的义子,最终在基督的爱内分享天主永恒的生命和幸福。
    正是依靠这一信念,在面对生死的时刻,许多基督徒能够坦然面对,以轻松的心情去接受。单国玺枢机在《当我得到绝症时》写道“在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信仰生活中,‘有信、望、爱这三样,但其中最大的是爱’(格前13: 13 ),因为‘爱永存不朽’(13: 8 )。‘信德’在我和天主面对面相见时,自然就不存在了,因为已亲自看到,不需要再听人言而相信了。‘望德’在我们所渴望获得的永恒幸福已经得到了,也就自然不存在了。惟有‘爱德永存不朽’。天主赐给我的‘爱’使我毅然排除万难离家修道……‘爱’在绝望时,给我光明和希望。‘爱’在气馁时,给我鼓励和力量。‘爱’在得到绝症时,使我把它当作天主赐给我人生旅途中最后一程的伴侣,它时时提醒我说:‘这场赛跑,你已快跑到终点,要竭力向前冲刺,分秒必争,胜利在望!’。‘爱’使我把握时间,尽量利用‘老病废物’的剩余价值,以荣主益人。”
  从单枢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到,相信基督大爱的人,面对生死,心灵是安详的、喜乐的、更是充满希望的。以致保禄毫不犹疑地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今在肉身内生活,是靠我对天主子的信仰而生活;他爱了我,且为我牺牲了自己。我决不愿辜负天主的恩宠。”(迦2:20-21)是啊!当一个基督徒生活不再是为自己生活,而是为基督而生活的时候,他决不会随意轻视任何生命,而只会敬畏生命,全然服从天主的使命。

 

本文标题:生命的沉思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