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一件丝棉袄


2009-09-25 09:54:24 作者:黄吉祥 来源:《信德报》2009年9月20日,27期(总第386期)

  宁波教区余姚天主堂沈介民神父,真是跟随主背十字架走苦路的人,文革期间在狱中受尽艰难。沈神父32岁前曾在上海修院任教,重见天日后在宁波修院任教,同样是修院当老师,但此时的沈神父已过花甲。
  那时,国家落实宗教政策,教会枯木逢春,百废待兴,已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却病倒了。中风使他生龙活虎的体魄成了半身不遂,拄着拐杖,扶着墙壁寸步挪移;口眼歪斜,言语困难,双耳失聪。这病给他的牧灵工作带来了沉重打击。沈神父是上海董家渡人,1925年出生于教友世家,1941年进上海修院修道,1953年在上海徐家汇圣依纳爵大殿祝圣司铎。他得病中风后,上海教会没有忘记他,几次派人派车要接他回上海荣休。而他坚决推辞,说既是司铎,死也要死在司铎牧灵的阵地上。就这样,他调到我家乡余姚天主堂做牧灵工作。
  神父是教友的主心骨,堂区少不了神父。先前余姚天主堂是由别的堂区的神父兼任,平常的日子不用说,就是主日也难保有弥撒,因为神父无法分身。这凸显主耶稣的话:“庄稼多而工人少。”我家乡的教友们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地盼望有长住神父。现在来了沈介民神父,大家喜出望外,虽然沈神父身体有病,行动不便,但教友们满口答应主教:我们会好好照顾他,百般呵护他。我每次探亲回故里,多次参与沈神父祭献的弥撒,当他在辅祭们帮助下穿上祭披,在一左一右搀扶下一步步挪踏上主的祭台。弥撒中他两手按着祭台艰难地慢慢跪下去,又困难地攀着祭台的边沿慢慢地起身,下面信友们鸦雀无声屏住呼吸,我的心为之颤抖。虽说平时说话含糊,而弥撒里句句清晰,尤其是他颤巍巍地举扬面饼葡萄酒成圣体圣血“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真是字字珠玑,声声铿锵。教友们格外严肃、认真、甚至含着泪水感谢主恩。
  神父是教友的亲人,我把沈神父当做父亲看待,每次探亲,给年迈的母亲一份礼物,同样给沈神父也是一份礼物。中风的人,特别怕冷,往往冷得发抖,我对老伴说:“神父怕冷,给沈神父做一件丝棉袄吧!”她欣然同意,并立即动手,没有几天,一件漂亮厚实的丝棉袄做好了,圣诞节前,沈神父穿上了丝棉袄,连说:“好!好!暖和多了。”老伴和我见了沈神父满意的表情,心里觉得格外舒坦。圣诞节后,我们向沈神父告别,我老伴问沈神父这件丝棉袄合身不合身?我往神父身上一摸,他没有穿,我问他这样滴水成冰的寒冷天气怎么不穿?沈神父期期艾艾地说:“别人比我更需要。”原来沈神父把这件丝棉袄送给了没有防寒衣服的困难教友了。沈介民神父心里只装着教友,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他真是我们的好牧人。

    沈介民神父已于2008年11月20日安息主怀,余姚天主堂的教友们又过上没有长住神父的日子。有时主日因为没有神父也就没有弥撒,虽然有罗建飞,褚文莉两位修女有声有色的讲道、分享,学圣经,读“信德”,但主日没有弥撒总是欠缺。为此笔者写上这篇拙稿,代表余姚堂区的教友们,寄托对沈神父的哀思。

 

本文标题:一件丝棉袄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