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素棺(节选)二


2011-04-06 10:13:38 作者:郑义 来源:《信德报》2011年3月20日,9期(总第440期)

    后来媒体报道证实,教宗的素棺确系柏木打造,就心中不免小有自得:当年辨认木材的基本功未曾荒废。中国民间也喜爱以柏木为棺,芳香防腐,又是常见树种,经济实惠。可惜大树伐尽,时下已找不到可割制棺材的大料,能用柏木做个棺材堵头,也就不错了。对于基督宗教,柏木则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柏木在《圣经》里被称为香柏木,用于祭祀和建筑。撒罗满王所建的神殿,就是以香柏木做栋梁、做墙围,做祭坛。这种圣经作者经常提及的与神相关的树木,自然给信众以特殊的亲切感。
    在中国古代,棺木以梓木、楠木为最佳。这两种木头,皆质地温润柔和,木理文静典雅,不易变形,百年不朽。古代帝王将相多以梓、楠木为棺。可惜梓木已基本砍光,现从美国进口。楠木离绝种不远,早就见不到了。制作棺材的材料,除木材之外,还有铜、石等等。铜棺自然昂贵,石棺若选用大理石、花岗石等优质石料,再加以雕刻打磨,也是只有帝王才可享用的。
    还有一种棺材叫船棺,是中国南方古老葬具。顾名思义,其状如船,如独木舟,一般用整段巨木刳成。底部盛尸,两头微翘,如船头尾。棺盖作半圆形,也是一段刳空的树木,如遮阳避雨的船篷。迄今发现的最古老船棺,是悬葬于武夷山岩洞中的两具,均用整段楠木刳成,与现今闽南等地使用的渔船形制相仿。经碳素测定,制作时间距今三四千年以上,大致与埃及金字塔同期或稍晚。江河难以涉渡,使初民幻想生死之间必有一水为分野。以船为棺,或是想让死者魂灵渡过天上银河,返回遥远之故乡。这真是一个关于永生的美好期盼。

★★★

    于是,又想起教宗的棺材,那只停放于圣伯多禄广场上简朴至极的木箱。它紧贴着慈母般的大地,其上是淡蓝色的春风、自由安详的鸽群、如女声合唱般圣洁又深邃的天穹。
    一切安排皆缘自梵蒂冈传统以及教宗本人遗嘱:历代教宗皆安放于一具不加修饰的柏木箱,教宗还特别嘱咐要“素棺”放入大地,并在棺盖上撒一捧祖国波兰大地的泥土。
    走笔至此,一线晨光渐照亮思维的小径:无论素棺或其他,奢华简朴倒在其次,其更深的意义是死亡——如何理解并面对死亡。
    教宗是波兰人,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焦土之上,曾先后生活于德国纳粹和不同社会制度之下。纳粹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还使更多的人死于战争。极权,使超过一亿人死于屠杀、秘密处决、监禁、苦役、街头暴力和人为大饥馑。这种亲临现场的悲剧性经历,必然使他对人的自由,人的死亡产生至为深切的关怀。
    教宗个人也多次与死亡相对,应该比我们更深地洞悉了死亡的秘密。

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遇刺时的一刻

    教宗早年生涯一直笼罩在亲人死亡的阴影中。童年丧母,少年失兄,青年亡父,自此孓然一身。15岁时,一位玩伴拿捡来的手枪开玩笑地朝他扣动扳机,子弹从头边呼啸而过。19岁那年,和父亲在逃难途中遭到德国飞机贴地扫射,弹如飞蝗,死生一线。20岁在采石场服劳役,崩落的岩石砸死了身边的工友。23岁遭遇两次严重车祸,其中一次是被德军重型卡车撞成重伤,昏死在路边排水沟,被一位不知名的女人救起。61岁在梵蒂冈遇刺,刺客朝他近距离连开两枪。
    那么,对他来说,死亡是什么呢? (连载二

本文标题:素棺(节选)二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