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友的培育和陶成


2011-06-13 09:41:35 作者:迦南 来源:《信德报》2011年5月20日,15期(总第446期)

    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国内教会首先忙于教堂的恢复、神父修女的培育和陶成,然后是教会的自养、牧灵福传、社会公益服务。对于教友的培育只有在暑假和春节前后的教友培训班以及慕道班中开展。而关于教友神学、灵修、避静及有关人格和灵性陶成的培育很少。从教会的训导和发展来看,今天对教友的培育和陶成应成为地方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教友培育和陶成的重要性:福音中关于葡萄树及葡萄枝的比喻,使我们在教友生活和使命的另一层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要求灵性生命的不断成长和成熟,并常结很多果实。“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园丁。凡在我身上不结实的枝条,他便剪掉;凡结实的,他就清理,使他结更多的果实”(若15:1-2),这是耶稣基督对每个教友的渴望及要求。《基督信友平信徒》劝谕也强调“教会清楚地肯定平信徒的培育应该列为教区的优先工作之一”。教友是天主的子民,有“属灵的”生命及其价值和要求;又是人类社会的国民——世俗的生命,即家庭生活、工作、社交及文化的责任,从而给予相应的培育和教导。梵二邀请所有的教友“生活”要一致,强调“身为此世国民又是天国子民,要依照福音精神忠实满全今世的任务”,因此,教友只有接受身、心、灵完全整合的培育和陶成,才能有利于教会的长远发展。
    第二,教友培育应注意的事项:在培育教友时,教会注意到,使天主教教义、圣经内涵、祈祷形式、礼仪和传教制度尽量与我国传统文化相配合,使教友们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不但提升本身的品质,也能经由本地文化的影响,更进一步体认天主教的教义,加强信仰的深度及热忱。从福音本土化,进而达至本土福音化,因此更应把对教友教理讲授的培育放在首位。耶稣基督是传播福音的典范,他的教导、事迹及毕生传报并因而致命的天国喜讯是教会宣讲教理的内容,我们可从圣经中耶稣主动地亲近人,在心理上、在具体环境中陪伴人的具体事例中有所启示。初期宣讲教理明显具备了四要素:宣报福音、讲解、团体生活和服务,尤其是为穷人服务,宣讲教理如削减任何一个要素,就会缺乏福音的活力及深度。
    第三,给教友完整而正确的教理信息:作为基督的门徒,要接受充分的、完整的及充满活力的圣言。“在某一点上损害教理信息的完整性,是危险地减弱教理讲授,及危害基督与教会团体有权利期待的结果”。因此,教友需要的是完整及正确的教理信息。“所谓教理讲授就是用活泼而有效的方法使天主的圣言不断传授的行动,使人深切认识我主耶稣基督本身以及他的救恩讯息。藉有规律的和逐步的信仰培育,引人在信仰上继续不断地走向成熟”。(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论现时代的教理讲授》,世界主教会议致天主子民文告,第1号)
    第四,促进教友灵性生命的成长:“灵修”就是要修炼或修养我们整个的自我,就是要培养我们完整的人格。人是一个整体,完整的教友人格应拥有两大特色:由个人自我的角度来说,应是“圣”的,超性生命要与天主的生命完全契合;从社会角度来说,人是关系性的存有,能与别人沟通交流,分享共融,建立关系。在所有的关系中,最深、最基础的是与造物主、生活的天主来往,即基督徒与生活的天主父、子及圣神的共融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中心和出发点。一个人愈是生活在圣三无限的爱的关系中,就愈能与四周的人甚至与不相识的陌生人,建立亲如兄弟姊妹般的友谊。一个人愈能与周围的人相通,也就愈成全个体,因为在人不断自我给予的时候,才能真正回归自己,认识自己,拥有自己;同样,只有成熟的个体,才能在真正的爱中与人交往。(参见邝丽娟“基督徒——教友——培育的梦想”《神思》,第1期  香港思维出版社,1989年5月,第23页)
    成熟的灵修观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补、互重、互悯——爱主爱人的关系。作为教友应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求一套灵修方法,并能有效地及自由地与天主交往。但是有一点要强调指出,就是在教会内有一种一切信友共同参加的灵修——“积极地参与圣教礼仪”。(《福传文集》福临中华,中国主教团传教委员会编印台北光启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37页。)尤其是当围着爱的伟大奥迹——弥撒圣祭——举行隆重的祈祷时,经验基督的临在,最为亲切。然而,不论是基督的临在,或者是人们的注视,并不局限于教友团体之内。基督是所有人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真正基督徒的使命在古今都是为自己的信仰作见证,这使命也包括为真理——本性的和启示的真理作见证。

本文标题:教友的培育和陶成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