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田神父和他的乡村小堂


2011-07-06 10:09:07 作者:王春雷 来源:《信德报》2011年6月20日,18期(总第449期)

    6月5日,我们石家庄谈固堂区圣经小组一行八人来到石家庄西南赞皇县华林教堂,参加了一台主日弥撒,并拜访了本堂——田晓庭神父。
    拜读过田神父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教会知识还是文笔,都给人以启迪和享受;他所编著的《玛窦福音讲义》材料翔实,内容全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人受益匪浅。
    车子爬上了一个缓坡,进入堂院,悠扬的圣歌《给我希望》在院中回荡,我不禁轻声和唱。田神父和一些教友站在车下迎接我们。乍见田神父,中等个儿,三十出头,一张普通的男性公民的脸,朴实中透射着一种干练。
    弥撒时间还早,我们绕堂院观览。这是一个占地约六亩的院子,干净敞亮,院中有一个能容纳近300人的小堂,堂内干净的地面,整齐的座凳,虽不堂皇,但很温馨,这是教友们共同的家。小堂与西、北各五间平房几近围成一个四合院。南边几畦菜地,种植着各种蔬菜,周围栽种着各种果树,一棵杏树果实累累,枝头的杏子已偷偷露出了红红的笑脸。田神父笑言:“来早了,还吃不上哩……”望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切,有感于这里的主人活力充沛,善于经营。是啊,田神父经营着他的堂口,也经营着主的事业!
    离弥撒时间尚有一个多小时,我们与田神父围坐在院里,谈他的堂口,谈教会现状,谈教友的信仰……我们了解到,田神父于六年前来到这里时,堂院杂草丛生、乱石遍地、满目萧条,有两位教区若瑟会的修女在这里开诊所维持着。田神父买了铁锨、斧头、小推车等工具,开始了整饬圣堂的工作。因堂院全是石头地,干活可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神父刚到的那两年,差不多每天至少劳动半天。两位修女也每天帮忙干活。渐渐地,会长来了,教友们来了,干活的越来越多,如今的圣堂小院早已旧貌换了新颜。
    神父初来时,主日天周围五六个村来望弥撒的教友也就二三十个,而且教友们普遍信仰淡漠,教会知识缺乏。于是田神父自费给堂里的教友们人手送了一本《圣经》、一本《禧年之声》歌本,可是没有想到大多数教友不识字。于是神父又成了识字教员,坚持每天教习,虽然中间也曾失落地放弃过一年,但田神父的“识字班”还是卓有成效。神父指着一位穿深色衣服跳得正欢的大妈自豪地说:“这位老人以前大字不识一个,自打堂里学圣经,这位老人现在都能读新约了。”
    神父来这儿六年了,六年中神父坚持了两件事:第一是主日天坚持讲约半小时圣经,已经把四福音和宗徒大事录逐篇讲完了。第二是一直干活,无论体力活脑力活凡事亲力亲为。这里的会长有个共同特点:虽然不善言辞,但都很支持神父的工作。特别是教堂里的活儿,就是请假也一定来参加。其实,非但是为教会出力,就是现在教友中哪一家有事,无论是需要人工还是车辆等物,教友们只要有能力都会主动帮忙、义务劳动,从不要报酬,这种互助互爱的精神在当地教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
    交谈中,我们得知,田神父很注重教友归属感和亲密感的培养。他经常利用瞻礼和主日将教友聚在堂里吃“大锅饭”,院中西南角靠院墙的地方就有一口大铁锅,屋内还放置着许多小马扎,供人们吃饭时坐。他说这样可以增强堂口的凝聚力,增加教友间的亲密感,使他们能真正感觉到在主内亲如一家。
    田神父还非常注重教友灵修及整体素质的培养。他说:“我们不怕教友少,就怕素质低,教友素质高了,我们的队伍会很快壮大,反之,就算人数再多,也会渐渐散去,以致消亡。”为此,他把西、北两排平房辟成各种功能室,教友们听道理、学圣经、学圣歌、阅读各种教会读物,以至于喝水休息都各有其所。他还将堂口的男女青年教友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团体,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并利用空闲时间编排圣歌舞蹈,每次进堂统一着装,利用弥撒前的时间在堂院翩翩起舞。我们有幸观看到他们的表演,虽然舞姿不一定很优美,舞步不一定很娴熟,但那是对主深深的感恩和由衷的赞美。就这样,久而久之,教友的灵修增强了,素质提高了,主的羊群越来越大。
   “我们的教会现在许多人都‘缺德’。”田神父发出一句“骇人”之语,“所谓的‘缺德’是指缺信、望、爱三德,无论神父还是教友,在这方面必须努力,教会发展才有希望。”此语可谓振聋发聩。不是吗?我们常常念经、参与弥撒,只知“独善其身”,却对教会事务漠不关心,对教会需要置若罔闻,对教友疾苦缺乏关爱……不能说我们不信耶稣,只是我们不知实践他的爱。“我们的病根在于,对圣经不够了解,对天主的爱不够了解,对基督也不够了解,而我们只有把信仰建立在基督身上才能看到信心、希望。”
    在华林堂的又一收获是弥撒前的预习读经形式。田神父将全年主日的读经和福音都先存放在电脑里,弥撒前就把当天的两篇读经和福音依次放在投影大屏幕上,并设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他先带领教友们齐读,之后一起思考讨论问题。教友们积极回答问题,既熟知了当天的经文,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一举多得。田神父强调: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个人祈祷,而不只是会念经。必须要学会每天读圣经,每天做点爱德的事。
    弥撒结束后,我们与神父、教友们依依握别。短暂之行,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我们羡慕这里教友们的福气,有这样一位嘉行懿表的好牧人!我们更钦佩能坚守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开拓主的事业的好神父!这样的神父很多,他们是我们教会存在和发展的中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啊,如若有心、用心,仰赖天主的助佑,还有什么干不好的事情?还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业?两年前修女调离,堂区没有了弹琴的人。突然就来了两位热心教友(夫妻),真像是天主特意派来的,主动担起了与神父一起看望教友、弹琴、教大家教会舞蹈的任务。真是自助者天助啊!
    “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12:49)田神父的网名就是“放火的神父”。我想,这火不仅仅是光明,是温暖,也预示着摧枯拉朽后的新生!愿火的光芒温暖、照耀那一方土地,愿神父的牧灵福传事业如野火后的丛草,生生不息!

本文标题:田神父和他的乡村小堂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