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四旬期的洗礼


2002-02-26 16:04:33 作者:王保禄

     “四旬期”是指逾越节(复活节)前的四十天准备期,也是新慕道者接受洗礼的最后冲刺期,更好说是基督徒们的再洗礼期。在这时期内,教友们要特别祈祷,守斋,补赎。由圣灰礼仪的星期三,直到圣周六,整整四十天的斋戒,为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复活节。

    四旬期的起源
    何时开始四十天的逾越准备呢?早在第三世纪初,仅仅存有圣周内守斋的习惯,不久罗马教会倡导三周的斋戒。第四世纪在埃及教会兴起四十日的严斋,也仅局限于某些地方教会,它们在庆祝主显节后,开始纪念耶稣受洗后的四十天旷野生活,向逾越奥迹走近。
    何因四十日得到了普及?源于公斯当定皇帝赐予教会和平与自由(米兰诏书-313年),新归依教会的慕道者与日俱增,教会意识到为这些慕道者准备他们的复活守夜洗礼的重要性,在圣周四与主修好,并和所有基督徒一起庆祝救主的复活。随着教会的广场,神学家根据圣经研讨“四十”数字的含义和象征。比如:四十昼夜的洪水(创七,2-4);以色列人普离埃及(出三,16-22);耶稣四十日在旷野受试探(玛4:25);教会着手实施四旬期(在梵二礼仪革新前,旧称“封斋期”)。
    四旬期更是慕道者接受洗礼仪最后准备期,同时也是基督徒们共同的祈祷,斋诫和分享的时期。就如同礼仪的第一个主日都要庆祝主的复活,而在四旬期内守斋,刻苦迎接主的逾越,更有特别的意义。圣周三的撒圣灰礼标志着罪人的回头和信友们的接纳。总之,四旬期已经成为所有信友和新慕道者洗心革面,领受重生的圣事,成为天主钟爱的子女,而获得主的恩宠的重要时期。

    四旬期的内涵
    四旬期整整四十天是庆祝复活节前奏曲,使大家能再度回到“圣经”中去找寻它的含义。梅瑟在西乃山上呆了四十昼夜,为接受天主向选民颁布盟约(出二十四,18),厄里亚先知行走四十昼夜,来到曷勒布-雅威山(列上十八,8);特别是主耶稣四十日的守斋以及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更体现出他们的忠信。可见这真是一个接受考验,刻苦奋战的时期,更展现出天主与人偕同。
    新慕道者经过几个阶段的准备:聆听主的召叫,弃绝罪过,在四旬期结束的前夕,领受圣洗圣事,分享基督复活的新生命。而为早已领洗的信友,偕同即将领洗的慕道者,共同发领洗圣愿,弃绝魔鬼,追随基督,这是反省自己领洗后是否度完美的信友生活的机会,和新领洗者一道走向主的逾越之旅。

    聆听主的圣言
    四旬期的主日福音启示出一幅完美的图展:
    1、耶稣受试探(路四,1-13):受圣神的引导来到旷野,经受魔鬼的试探。他引领大家走上新的出离之路,就是要敢于和恶势力挑战,不屈服于魔鬼的诱惑,天主必与我们同在,成为主的好儿女。
    2、耶稣显圣容(路九,28-36):三门徒随同主来到通往耶路撒冷之路边的“大伯尔山”上,耶稣显露出天主子的荣耀,以至于门徒们愿意永远与主在那里分享主的光荣。新慕道者在复活的前夕受洗,将将会穿上主荣耀的白衣,与主同行。
    3、亡羊之喻(路十五,1-9):耶稣用这个比喻展示他的仁慈,他耐心等待我们的回返,投身于他的怀抱。耶稣在召唤我们,当我们读这到段福音时,真的要重新反省自己的圣召。
    4、浪子回头之喻(路十五,11-32):父亲和两个儿子的经历,再一次展示了主的慈爱。天主就是这位慈父,他永远原谅他的子女们,尽管他们多次背叛,远离,他都会无数次的宽恕和谅解,而我们是否原谅了得罪我们的弟兄(天主子女)。
    5、行淫的妇女(若八,1-11):耶稣妙语驱散围攻淫妇的人群,并叮属她不要再犯罪了。这里又一次启示主的慈爱与容忍,他不但原谅罪人,同时还为之指出未来的目标。面对新入伍的基督的新兵(新慕道者),需要更多的谅解和体贴,减少更多的遣责和抵讽。

    生活在圣神的灵感中
    四旬期为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一个恩宠的时期。它要作对洗礼的纪念(已受洗者)或准备(慕道者-将要接受洗礼者)。
    四旬期的礼仪领导我们生活在自我解脱和迈向自由的信仰涛成之中。
    四旬期的准备是庆祝主的死亡和复活的前驱。
    四旬期的悔改能让我们走进主的圣言,活出新我,改变心灵,与主心心相印。
    四旬期的修好促进我们与天主及及人的友好往来,建立新的关系,再识别人,革新自己。
    四旬期的分享会改变我们的有色眼镜,透视自己的成见,看清别人的优点,尤其与穷苦的人友谊更应加以革新。
    为了善度今年的四旬期,每人都有机会在自己的教区,堂区,家庭中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尤其在接触新慕道者时,让他们从我们的行为中,言语中,体会到主的见证。“看!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后六,2);让新世纪的第一个四旬期为诸位真正是一个“悦纳的时候,救恩的时期。”

本文标题:四旬期的洗礼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