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浅谈有效的福传方式


2013-10-14 11:51:16 作者:刘希合 来源:《信德报》2013年9月12日,33期(总第550期)

    打开天主教会在中国福传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看出,从利玛窦神父走进中国大门,到民国初期的雷鸣远神父等,这些传教士为了福音的传播,远渡重洋、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家园来到华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们这种博爱精神正是在回应主的派遣:“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
    可是今天有多少人能步武神父们的芳踪,远离堂区或家园,在一个堂区或教区干上一个月或两个月甚至一年呢?大多数人基本上就是在一个教区或堂区办上三天或五天的学习班,然后就回家了,这与利玛窦、雷鸣远等神父们的福传精神怎能相比呢?


刘希合正在为一位教友服务

    近几年福传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每个教区在福传上更是下大力量邀请有名的传道人、神父、修士和修女举办避静办班,以提高福传意识,走出家门,广传福音,表面上搞得红红火火,年年办班但效果甚微,年年福传但没有多少新教友。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学习班开始的时候不管你多么有神恩、能宣讲,前一两天有部分教友看神父的面子听一听,到最后两天教堂就会爆满,老师讲的真好,随着传道人的带领,很多人情绪高涨,举手发愿、信誓旦旦,愿为主付出,为福传卖命,但学习班结束后,回到生活中,最多热三天,个别的人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当初发的誓愿,就荡然无存偃旗息鼓了,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假设一个传道人能在某一个教区或堂区脚踏实地深入老百姓中间,用生活、服务、宣讲向他们福传,效果要比在教堂宣讲几天更好。郑瑞平神父在武安使三万人领洗,用的是时间;张良神父在天津复活节上百人领洗那是干出来的;张天路神父在延庆一年之内六百人领洗也是用时间铺垫出来的。虽然我们不能远渡重洋,但我们作为一个传道人,就应该把自己的时间生命奉献给教会,服务于天主。如果传道人能在一个教区或堂区干上一年半载,定会收获颇丰。
    在圣神的带领下,在本堂神父的支持下,笔者从1993年组建了一个小团体,开始在教会内帮助神父牧灵,1994年笔者拥有了一部思高版圣经,用了一年半时间读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方醒,“结果实,结长存的果实。”(若15:16)小团体一边宣讲一边服务,笔者无论走到哪里福传,都会在背包内放上自己买的用具(理发的、医疗的)。每到一个村庄,就会住上一个月,少则二十天,效果甚佳。祈祷、斋戒、克苦是小团体的家常便饭。记得2006年11月份,在一个只有四位教友的村庄,一住就是一个月,到现在此村已有80人接受信仰。
    主的团体,主的工作必有主的同在。
    2012年7月份,小团体南下贵州,在当地神父的支持带领下,每天在山区步行30华里,挨家挨户上门宣讲,一讲就是一个多月。在8月15号圣母升天节74人接受洗礼。
     十几年的福传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时间是印证福传效果的标准,不是办一个班三五天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像主那样一边宣讲一边服务,使那些破碎的心灵得到医治,效法利玛窦、雷鸣远神父放弃一切把生命奉献给福传事业,这也是主亲自交托给我们的使命。
    福传需要时间,福传需要信、望、爱三德,福传需要耐力、毅力、强力以及长时间的付出与奉献,不是作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形式主义,笔者只能在荒原上撕心裂肺地发出呐喊。
    传道人是荒原上的拓荒者,是在旷野呐喊的人,不是在教堂里,不是在鲜花中,不是在掌声中,不是在众星捧月中,而是像若翰、梅瑟、厄里亚、伯多禄一样地为天主的神国开疆拓土、见证福音。

本文标题:浅谈有效的福传方式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