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泛船浦天主堂与福州教会


2006-03-31 09:12:22 来源:信德报(第260期)

    据《福州地方志》记载:明天启五年(1625年)相国叶向高归故里,路过杭州时,在监察御史杨廷筠家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他们相偕来闽,在省城福州传教,并在宫巷建大堂一座,名三山堂,为福州最早的天主堂。艾儒略在福建传教23年,建圣堂22座。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清政府实行禁教,闽浙总督驱逐外国天主教传教士,宫巷天主教堂被查禁、没收,改为关帝庙。
    福州成为通商口岸后,传教士接踵而来,恢复传教工作,修建圣教。天主教在福州传教,以英、美籍传教士居多。从1848年~1936年约80余年期间,福州教务最为兴旺的主要有泛船浦天主堂、西门三官堂、仓山乐群路小教堂、上渡天主堂等9座。这些教堂最早租用民房,或利用旧式民房改建,虽保留原来建筑的外貌,但内部装饰西化,如采用拱卷、柱廊、线脚之类,有其特有的造型和格调。完全西式的圣堂则出现较晚。从现有资料来看,1932年落成的泛船浦天主堂和1938年建成的花巷尚友堂等是完全西式的建筑。


泛船浦天主堂

    泛船浦天主堂在仓山区新民街。明天启五年(1625年),意大利神父艾儒略来福州传教,叶向高长孙捐款在宫巷建堂,名“三山堂”,这是福州最早的天主堂。同治二年(1863年),福建省通商总局照会法国领事,以泛船浦民田抵换宫巷原天主堂。同治七年(1868年),福建教区主教李宏治在泛船浦建一教堂,木结构、双层,下作教堂,楼上为神父居室。民国21年(1932年),在旧堂侧建造新座堂;又将旧堂拆除,改建双层24开间的新主教府,1933年座堂与主教府同时竣工。全堂总面积18亩。主体建筑为主教座堂。砖混结构,哥特式单塔楼。堂身呈十字形,长60.2米,宽19.52米,建筑面积1254平方米。堂内顶部作拱形穹隆,缀以星辰,两侧和祭坛上部窗门装有彩色花玻璃,前沿三间玻璃绘有八幅彩色圣像。塔楼尖顶高31.2英尺,楼上装有大钟,撞击时声扬十余里。座堂气势雄伟,内部造型独特,当时号称江南第一大堂。
    1946年福州教区升格为省总主教区,该堂成为全省教会活动中心。文化大革命时,该堂被福州市蓄电池厂占用,1986年底归还,同时复堂。1988年列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标题:泛船浦天主堂与福州教会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