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九:梦与真幻(下)


2023-03-03 14:57:37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网

但是在这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上,有时候情况恰恰相反,明明白白亲眼所见的人和事,也未必一定是“真”。眼见为实的规律有时也化为幻觉。

据《酉阳杂俎》)载:唐代,在柳璟主持会考的那年,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位考生,不知道其姓名。他白天打个盹儿,梦见自己流连徘徊于国子监门口。这时,有一个背着衣囊的人问他的姓氏,他就照直跟他说了。那人一听笑着说:“你明年春就能高中皇榜。”那个人说完随即邀请他来到长兴里一家毕罗店就餐。两人一边举箸品食香果毕罗,一边慢饮细谈。正当谈兴正浓时,忽然间有两只狗争抢肉骨头互咬撕打,受惊的考生突然惊呼:不好!便从梦中惊醒。

他急忙招呼隔壁的几个学子,正准备把梦中的事情讲给他们听的时,忽见长兴里毕罗店的店小二闯进旅社,对那个考生说:你与客人到我们店吃了二斤毕罗,怎么不结账就走呢?“毕罗”是唐代盛行于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这个学生一听吓懵了,吃东西不给钱,若告到官府衙门怎么得了!他连忙脱下衣服抵饭钱。但又觉得自己有委屈,并且与店小二又一起到店里验证核实,他看到店里桌椅板凳以及床铺等器物后,确定自己确实来过这里。不过,这时他若有所悟摸了摸头,对店主说:我和客人确实来过贵店,但那是在做梦呀!我一直在睡觉并没有真的到你店里来呀!店主一听也吃了一惊,心里暗自嘀咕道:哦,原来是这样。难怪客人面前的毕罗全都完好,怎么没动筷子呢?我还以为是蒜放太多,不合他们的口味呢!……原来是一场梦。

肉身无法进入平行宇宙,但是意识可以通过梦境进入。店老板认定该学子来吃东西不给钱,听说是在梦中来店就餐,明白了香肴异果之所以完好无损的原因是他们在梦里吃喝,并不是真的吞嚼往肚子里咽,也并非嫌蒜泥过量而罢食。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店主,还没有弄明白,既然是梦中发生的事,那是谁到店里点餐的呢?店主明明白白亲自烹制,端毕罗上桌,他们不是清清白白端坐在桌旁等餐吗?这亲眼所见的事怎么成了幻影呢?这种现象未必就是人们常说的:“活见鬼”!

第二年春天,这个考生和住在隔壁的三位学子全部考取了进士。那位神的使者的神机妙算,对考试结果的预言非常准确。但是他引领这位考生品尝佳果美食的时空穿越,弄糊涂了所有的人,直到今日今时的智者们。

另外,真与幻相互变化的奇迹,有教育人,顺服人的作用,由于灵魂的震撼,甚至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公元250年,教乱爆发,圣额我略嘱咐教友暂避别处。他自己带了一名副祭奔赴旷野。当局查获到额我略的藏身之处,忙派士兵前往逮捕。士兵到了那里,遍寻不见额我略和副祭的踪影,只看见两棵树。他们回去报告军官,军官亲自前去调查,只见额我略和副祭明明跪在地上。两棵树化成了两个人。军官相信这是天主所显的奇迹,他便立刻皈依了圣教 。

(三)追幻求真

1992年的某一天,有人称是中国最诡异的一天,这一天游客们在故宫游览,突然天变下雨,于是大家急着找地方躲雨,突然发现红色的宫墙上出现了一排宫女,被一些游客拍了下来,大家意识到这是鬼魂出游,顿感毛骨悚然。这个灵异事件迅速流传开来。

对于这件奇事科学家们回应说:这是一个科学现象,是故宫的红墙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氧化三铁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闪电的作用下,会有一种类似于照相机的效果,于是当时的景象被录了下来。在后来闪电的再次作用下,之前的景象就再现了出来。

许多年以前,我在报纸上曾看到了一条类似的消息,说的是某国有一个奇怪的山谷,在落雨时可以听到一片喊杀声和密集的枪炮声。经科学家研究,这山谷里有一种矿物具有录音的效能,当年这山谷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这些枪声、炮声、呼喊声就是当年战场的实况录音。这样的解释是否合适姑且不论,但这亦真亦幻的人影与战事,都是陈年旧事的再现,虚幻的声像都对应着历史事件,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很多奇诡怪异的事似乎与录音、录像以及天气状况毫无瓜葛,让人难解难分。心理学家荣格在迷离恍惚间,曾多次感受到鬼魂组合的音乐会的热烈与嘈杂声相伴的怪异而无法释然。作为心理学家的他,则有寻根究抵的冲动,甚至数年不忘。

荣格他清楚地记得一天的黄昏,他坐在壁炉前准备洗脸,恍惚之间水开了,水壶却唱起了歌。他觉得这不仅仅是唱歌,这个壶里更像有一个管弦乐团在演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昂,非人间乐手可比。突然他又感觉乐队彼此呼应,屋里一个乐队,屋外还有一个乐队。各种声音蜂拥而出,风声呼啸,水声滴答,包罗万象,显现了大自然的合谐共振,有着不可名状的无穷美妙。当他清醒后却发现他的塔楼内外看不到一个人,原来是一场梦。

1924年的冬末春初,月光如水,周围一片寂静,就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荣格忽然听到了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声,由远而近,还伴有欢天喜地的笑声,大呼小叫的嘈杂声音。荣格十分熟悉这里的环境,楼外沿着湖边的那条小径荒凉偏僻,几乎没有行人。所以他很纳闷,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候,谁会在这里吹拉弹唱鼓乐喧天,聚众活动?恍惚中他一下清醒过来,跳下床,推开窗,可是窗外一派宁静,悄无声息,甚至连树叶也痴呆着纹丝不动!他觉得太奇怪了,想着刚才明明听到阵阵的脚步声,肆无忌惮的大笑声,以及高谈阔论的嘈杂声,……如今空空如也的外面告诉他,刚才只是南柯一梦。

荣格再次躺下,思索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猜想,这是谁在同自己搞恶作剧?想着想着,他朦朦胧胧间再一次进入梦乡,结果同样的梦境又开始了。拖沓的脚步声伴随着大呼小叫的杂音噪声,以及乐器的弹奏声声入耳。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几百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人从山上涌下来,在他的塔楼附近,笑着闹着跳着踢踏舞,唱着不知名的小调,手风琴为他们进行伴奏。他不禁气急败坏,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吗?他心里想道:“我刚才还以为这是在做梦,却没有想到不是梦,而是真的!”就在这个时候,他因心中气恼而一下醒来,忙从床上跳下来,一下推开窗户,结果外面又是空无一人,原来又是一场梦,一模一样的梦!

在月光如水的当下,一个念头闪进他的脑海:“鬼!是在闹鬼!?”这位心理学大师心潮起伏,他心中有数地想道:“一般说来,只有当鬼怪作祟的时候,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只有清醒时,才能感知到真实性。这个梦象征一种真实发生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人是以清醒的状态存在的。这种梦,跟常规的梦是截然相反的,因为常规的梦会让人知道梦本身是虚假的,可是这种梦却让人觉得自身在梦境中是清醒的。当你回顾起这个梦境的时候,这种真实感有增无减。”(《荣格心理学》)(这种清醒的梦,在其它章节里例举过一些。)这个梦正因为如此清醒地明白真实,所以把荣格弄糊涂了,他说:“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活灵活现,简直让我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梦境。”(同上)他迷离扑朔在真与幻之间。

许久年以后,荣格渐渐淡忘了这件事。一次他意外的在《卢塞恩编年史》一书中得到了启示。这本书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牧场建立在比拉图斯山上,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赛萨特的人在牧场借宿,突然被闹嚷声惊醒,他瞪大眼睛向外看,只见长长的队伍中,有人载歌载舞,有人吹奏乐器。这种情景与荣格在他的塔楼中的所见所闻十分相似。后来赛萨特才知道,这个高山牧场因闹鬼魂而出名。第二天早晨赛萨特迫不及待的询问一位牧羊人,希望从他的口中就昨晚的梦,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个牧羊人胸有成竹的回答说:“那些人一定都是同乡,虽然去世很久,但是怀念故乡故人,所以就现形了。另外,也可能是那些死者,受到神的祝福,由他们的灵魂组成了这支队伍,他们四处游荡,并不避讳人。” 这个答案似乎早就预备好了,因为这个答案已经以不变应万变的回答了很多在此借宿的人,提出的同样的问题。

荣格读到这里,马上联想到那个反复出现的“闹鬼”的梦。他觉得他的梦与这个梦,都可能昭示着这里曾经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某个事件,昭示着幻觉或者预兆,同真实性存在的某种事件相对应。荣格忽然想到:在中世纪经常会有一些年轻人集会,这些年轻人有个特殊的身份就会雇佣兵。这种雇佣兵往往在春天的时候接到聚集的命令,他们从瑞士中部出发,在米兰汇集。这些雇佣兵在意大利服兵役,在接到很多外国王储的命令后准备浴血奋战。他觉得他的梦幻便是这种场景的重现。他想到:“我眼中的幻象所对应的必然是某个春天,雇佣兵们接到召集的命令,欢天喜地的聚集在一起,唱起故乡的歌谣,同自己的故乡告别。” 可见荣格梦见的那种嘈杂声伴着乐队的奏鸣并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昔日雇佣兵在出征前,告别故乡和亲人送别的场面。如今的幻觉恰是过往的真实的再现。情况正如那位牧羊人所说:那些人都是同乡的雇佣兵的魂灵,是怀念故乡故人,受到神的祝福而欢聚一堂,重温旧梦!并非是无神经衰弱的“幻影”、“幻觉”。

这种真与幻的奇事,荣格还遇到过一次。那是1923年,荣格家里开始动工修建住宅。在奠基前,当荣格的长女看到地基时,惊声尖叫:“你们怎能将房子建筑在这种地方呢?这里到处都是尸体呀!”荣格不以为然,认为她是在胡说八道。这里怎么会有死尸呢?可是大女儿的话四年之后被证实了。四年之后,荣格在院子里建筑一个花坛,挖掘到7英尺时,发现了一具骸骨。这具骸骨的肋骨中,残存着一颗子弹。从尸体的腐烂状况以及入土的方式,不难看出这是以一种非常草率从事马马虎虎的方式进入坟墓的。后来他才知道这具尸骸是一名法国士兵。于1799年在河里溺死,一同溺死的还有几十名士兵。荣格收拾好残骸,并将这名士兵骷髅拍照保存在塔楼里,上面还标注挖开坟墓的日期——1927年8月22日。还为这个士兵举行了很隆重的安葬仪式,并为他竖立了一块墓碑。追踪真幻的结果是:幻非幻,幻亦真!

本文标题: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九:梦与真幻(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