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勺子和碗


2007-01-29 09:42:54 作者:尹刘虎 神父 来源:信德报(第291期)

    他们最早相识,是因为神父的介绍。
    那时候,他是个放牛娃。因他父亲过早去世,母亲改嫁,三个姐姐比他要大得多,早都出嫁了,无奈之下,他十一岁就给人家当了长工。这样一个穷孩子,眼看到了结婚的年龄,没有人敢给他提亲,于是本堂神父便给他介绍神父本村的她,但条件是,要住在她娘家的村子里。
    于是,他下了山,凭着自己一身的力气,在她娘家的村子里,打了两眼土窑洞,定居下来。
    他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有两床新棉被(该地产棉花)和一口铁锅。
    很快,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女儿。由于生活所迫,他决定还是回到山里去,因为在那个年代,山上比山下的生活有奔头,山里可以烧木炭,生活终归会有期望,更重要的是他习惯于大山的生活。
    刚回到山里时,他们没有住房,借住了一间非常破旧的瓦房,他们仍然是什么也没有。
    他依然是凭着自己永远使不完的力气,先是烧炭卖炭,后来就盖起了三间“干泥房子”(房顶是平的,上面盖着观音土防漏),尽管非常难看,也时常漏雨,可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由于他们家离教堂很近,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进教堂念经。
    尽管他也是老教友,但每天很劳累,很少进教堂;不过每个月他还是会进一、两次的。他会的经不多,最多就是早、晚课,所以他有时候在主日早上,会闭上眼睛,扯起大嗓子,拉着长长的韵调和别人一起唱早课。其实他俩都这样,他们始终不明白自己念的经文的含义是什么,但他们还是要念,似乎他们不去这样做,生活就缺了点什么。
    可是在生活中,他俩会经常打架,尤其是每年的腊月,几乎形成了“惯例”,一定要打上一架,然后是她跑回娘家去,再然后,是快到年根了,她给孩子们买好新衣服,打山坡上徒步回来。他们总共生了六个孩子,她每次走了,可是放心不下孩子们,又独自回来了,用她自己的话解释:勺子和碗总会“磕打磕打”的。
    回来后,他都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会很安分一段日子。
    可是日子稍有好转,“文化大革命”来了,并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小山村里他们就能躲过。于是,他们的名字多了起来,什么“反革命子女”,“牛鬼蛇神”,等等。他们必须听人家的话,首先是人家让他们给那些“四类分子”挂牌子,以后他也被拉去挂了牌子——一根细细的铁丝吊着一块挺大的黑板……
    这样的日子终于在1979年结束了,他们又回到以前的日子。最先,他们在自己家里,偷偷带着孩子们念早、晚课,对孩子们的要求念早、晚课是必须的。后来,他们就带着孩子们在别人家里一起过信仰生活。每次她都很积极,因为她娘家全村都是教友,她从小就受过很好的信仰熏陶。
    他们还会打架,她每次还是要哭、要跑,然后跑了又独自一个人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他们全家人的努力下,盖起了新房子。可是在他们盖了新房不久,三个姑娘陆续出嫁,他们举家迁往山下。不过这次没有住在她娘家的村子里,是住在她的妹妹家,因为这里有大教堂,他们还要带着孩子们进堂念经,至此他们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攒了点钱以后,他们又举家回到山里,给大儿子娶了媳妇。然后他们又在镇上做起了小生意,生意还不错。这时他们念经的次数不如以前多了,可能是因为太忙了,基本上不打架了,最多只是吵上几句。然而,他们赚的钱舍不得花,总是看着哪个子女困难就给了哪个子女。
    再后来,他们都老了,却没攒下钱。
    和儿媳妇合不来,他们决定再次下山,来到了她娘家的村子,如今仍然过着一贫如洗,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和以前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确老了,再也没有力气了。
    到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了一点,用他们自己的思维去说:他们的信仰就像他们的爱情,而他们的爱情就像生活中的勺子和碗,不明白为什么总要“磕打磕打”,却又相互离不开。
    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
    春节快到了,我答应他们和弟弟一家与他们一起过个团圆年!

本文标题:勺子和碗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