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采访专家学者


2007-07-19 11:44:26 来源:信德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新鹰副所长

  “宗教与公益”论坛,可以说是国内首次举办,当然以前有些题目涉及到这样的内容,但是没有这么一个主题完全围绕着这个题目。
  我想学术界和从事这样的社会公益实践的教会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本身已经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过去谈论宗教研究,谈论到宗教时,往往是一些历史、教义的研讨,处在那种比较形而上的境地当中。现在社会的转型,各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面对现实问题,宗教在其当中所要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不单教会自己重视这个问题,其实社会各方面,不光是我们学界,政府、党政主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从介绍中看到,进德也好,包括爱德基金会的公益事业也好,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
  就像张士江神父说的,天主教信徒这么多,可是公益机构、组织还不多,但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而且从现在的势头上应该不会停下来。现在中央提出社会建设,这个提法有非常深的含义,它不是要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它是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形成一个合力。搞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合力建设,大家都出力,有哪方面资源就利用哪方面资源,宗教本身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也好,从事公益事业本身具有的某种独特的优势,这方面的资源必须要利用。
  我觉得宗教问题,它是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的发展,遇到哪些问题,有利于社会发展,都会有相应的配套的政策逐渐来证实这些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作为学者,作为学术界来讲,其实也是一直非常关注宗教问题,我个人也准备筹备一个类似的座谈会,我是从事佛教和中国宗教的政策理论方面研究的,可以先从佛教界开始,佛教界对于社会建设包括社会公益事业,现在也有很多的思考,也有很多的行动。

 

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

  宗教公益事业是切入社会的最好的途径之一,现在,宗教通过社会公益事业切入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认为,社会公益事业不仅仅是捐助。很多人呢,一说是慈善事业就捐点钱,捐了怎么用他就不知道了。那么捐助的主体跟被捐助的对象有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沟通。这样呢,就造成了一种断裂,从而使社会公信力不足。公益事业,它是普遍性的。
  我觉得现在每个人都有爱心,都想做对他人有好处的事情,公民的个人捐助行为,我也叫它“特殊主义”———它是针对一个特殊的人群所做出的一个特殊的行动,有种‘交换关系’在里面,它是双向的交换。比如说我做这件功德、捐款或慈善的事情,那做了这些善事之后,我会获得什么?所以有很多时候,在捐助了以后,他就通过媒体进行表演化、名人化,这种现象蛮普遍的。作为一个非盈利的、非官方的宗教慈善团体怎样在一个制度性的空间里面展现一个团体式的慈善行为,它确实是面向全社会的、没有回报的、没有特殊要求的。
  另外,国家提供的制度空间,没有一个普遍性空间和慈善法,所以做的时候有很多困难,我们把它叫做权利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或者是党国运作型———有灾了有需要了,它就让捐款,捐了之后就完了,这个事情就做完了,没有延续性。但真正的社会公益事业也可以和政府合作的,但可能就不是一个合作方式,是一个主导方式,由慈善组织来主导,政府也同时参与、合作,从而把慈善事业组织起来、活跃起来。
  我对论坛的议题非常关注,因为宗教现在虽然有经济力量,但它的经济力量怎么体现,它体现的路径、经济力量发挥的结果是怎样的?现在大家都用一个很含糊、混乱的概念来说就是‘世俗化’,所以这个值得讨论。”
  进德公益所做的事情我们都一直很关注,也非常受鼓舞。这次跟大学合作,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话语空间扩大了。那么有可能学者和教界合作起来,共同形成一个多元型的、但基本又内含一个话语群体。因为本身宗教和学者的合作是一个最基本的合作方式之一,双发都关注这个话题。教会有很好的社会慈善实践和宗教实践,那么学界很关注这个问题,有的就直接是自己的研究领域,所以这样一互通起来,就把实践的、经验的、理论的、意义的体验整合起来。以论坛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社会的路径,通过论坛、公益事业走入社会,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事情。那么双方力量互补、格局互建。教会和大学各有优势和号召力,加起来力量会很大。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刘威先生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学会成立在2005年底,主要是搞几大宗教,以及宗教之间的学术交流、宗教对话,甚至是国内外宗教界的交流。我们的活动主要有两大项:去年在浙江的杭州和舟山举办了“首届世界博德论坛”,跟佛教协会一起主办的,共有37个国家佛教界的人士参加,影响很大。今年4月跟道教协会合办了“国际道德经论坛”,主要以道德经这部经典、中国文化经典、也是道教的圣典,以此为交流研讨主题举办了这样一次活动。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人员参加。以这种国际、地区之间的交流论坛方式,促进宗教及文化研讨、发展的进步。
  我们也考虑过,将来与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合作搞这样的论坛,但是一个这样的研讨会、论坛,需要各方面大量的准备和论证,所以现在这只是一个想法,在有这个需要的时候再实际操作。
  我们的定位是在文化方面,宗旨是促进五大宗教的合作与发展。
  天主教与大学合作这样的论坛很好,题目也很吸引人,有不少的专家学者来参加都很好。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倡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应该发挥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的公益事业在这里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宗教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如何引导信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我觉得公益事业都是一个主导。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在公益事业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博爱、关注弱势群体等等优良的传统,但是现在如果做好公益事业,做的方式是什么,如何让信众和百姓更好的接受宗教公益事业,这都是我们需要交流和探讨的。

 

《中国发展简报》主编付涛先生

  应该说我是头一次接触到宗教公益事业这个领域,以前在我的工作中接触到的都是从个案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所以这次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五大宗教,它们都有自己的一些理念、信仰和方式,并且形成的一些比较传统的,自己进行公益活动的一些模式,所以这次研讨会,我感到能从整体上、在一定高度上,能够对宗教和慈善的结合,它的切入点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这是我的一个比较好的体会。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不同的宗教它在做慈善的过程中,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它有不同的模式,它在做慈善公益活动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目前这种社会转型,宗教团体怎样从自己的理念出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文章。同时不同的宗教组织,要强化它的社会主体性。
  这是论坛是一次很好的尝试,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就是说,宗教怎么样更积极地介入到社会生活中间去,公益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切入点。政府对NGO,总体的政策是比较鼓励提供社会服务,那么我想这种宗教的NGO在提供社会服务上有自己很大的优势和潜力可以挖掘,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这次会议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能够让宗教类型的NGO的慈善事业能够展示在你们的受众平台上。
  另一点呢,我认为,宗教类的NGO虽然有它的宗教性,但是它完全可以很好地和非宗教性的NGO进行沟通、交流甚至于合作,我也看到像北方进德、爱德基金会,还有西安的社会服务办公室,它们在自己的范围内做事情,同时也非宗教背景的NGO已经有很好的合作交流。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杨凤岗博士

  张士江神父发言的最后几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宗教组织做慈善,做公益事业,是在拾遗补缺,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我们也看到,到目前为止,宗教慈善基本上是在赈灾、照看伤残病患等方面做一些工作。张神父非常强调,在做慈善事业时不传教。我觉得讲这些肯定是为了让政府放心,要不然是有些不放心。我想这是从教界的人考虑,从学界的角度来讲可能有一些不同的视角,所以刚才就看到何光沪教授就说关于要不要传教,其实就是宗教慈善在关爱人的身体的同时,也关爱人的心灵。那么,关爱人的心灵怎么关爱?如果有福音去传给他,这是对他的伤害,还是对他的关爱呢?所以,对这个事情是需要学者来做一些考虑。
  讲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事情需要学术上的通盘考虑,我是这样考虑的,有几点: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我们已经看到物质竞争已经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道德底线也在频频被打破。最近的山西黑砖窑事件,让人感到,怎么在中国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显然,道德底线被频频打破是有原因的。我们原来有一套很好的道德宣传的制度,但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之有效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那种做法已经难以起到作用。在这种时候,如何来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而面对这个紧迫的任务,我们是从实事求是为原则出发,还是以教条主义地来对待宗教的这种担忧出发,我觉得是很大的不同。那么从学者的角度来说,经典的学者都有很多论述,像社会学家托尔干(音)、迪尔凯姆(音),他讲宗教组织,不光迪尔凯姆,而且马克斯·韦伯(音)、科科韦尔(音)等,很多经典思想家都在强调“宗教组织是一个社会道德的主要载体”,就是在一个社会当中,谁来维护伦理道德,有什么社会机制来维护伦理道德?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没有其它的社会机制能够替代宗教的伦理道德功能。我们看到欧美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实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宗教复兴和心灵更新运动。所以,我们才看到即使它市场经济发展到这种程度,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基本上得到维持,虽然有很多非常混乱的东西。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就是根据历史的发展和学者的论述,我觉得现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急需道德重建这种需求,是不是应该给宗教组织以更大的空间,让更多的人在宗教中得到心灵的更新。所以,简单地说,就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开放带来了物质经济的大发展。那么,在道德、宗教领域的开放、放开,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我在这里想说:为了重建道德秩序,请为宗教组织松绑。

相关新闻
“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本报讯 为总结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经验,更有力地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由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与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爱德基金会与进德公益协办的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于2007年6月2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在京举办
信德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首度合作,开启中国天主教会与高等院校合作先河
  本报讯 “公益事业的路会越走越宽广。”著名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方立天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专题

本文标题:“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采访专家学者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