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生命的“支点”


2008-07-28 09:57:25 作者:焦玉海 来源:信德报(总第344期)

    支点,从杠杆的结构原理方面讲,就是起固定作用,绕着转动的支撑点。有个名人说:“只要给我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是只要选好了这个支撑点,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如何找到这个“支点”,就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作为当今修道人,之所以对修道生活感到枯燥、索然无味,是因为长期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支点。”这是主母会王兰革姆姆对我们说的话,她差不多道出了修道人快乐生活的“秘密”,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今修道生活的价值取向。
    11月3日上午,我们备修院的几位老师,结伴同往大名主母会下设的残婴院,吊唁已故的老会长武永波姆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等个子,体形微胖,神情和蔼的中年修女,她就是王兰革姆姆。祈祷完毕,我们同她聊了起来,话题自然是从武永波姆姆说起。她告诉我们,武姆姆爱主心切,她心中装得下整个世界,唯独没有她自己,以致为许多同道所不能理解。因为她让人所做的事是打破常规,相反世俗,舍弃自己,为那些卑微弱小的人群服务,并且是全身心不计任何报酬的服务。当时武姆姆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主母会首任省会长,在各种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她独具慧眼,运筹帷幄,依据时代的需要,毅然做出两项决定:一是迅速招收第一批女修生,二是尽快筹建一所残婴院、一所安老院,收养被人遗弃的婴儿和无依无靠的老人。
    “还有什么比尊重热爱生命服侍他人更能中悦天主呢?可是,凭本性,谁愿意成天跟这些残疾弱智的儿童打交道!武姆姆她为我们修道人找到了‘支点’,使我们的生命得到锤炼,体味到内心深处的平安喜乐!”王姆姆说到这里,禁不住泪花晶莹。她与武会长同是河南老乡,也是主母会复会后武会长招收的第六批修女。
    当我问到她进会多少年,有什么感受时,她不无感慨地说:“我1993年10月1日入初学,第二年下堂口协助神父传教,2003年去西安修道院进修两年,回来后就在残婴院服务至今,今年36岁。特别是在10年下乡当中,我跑遍了大名堂区的大小堂口,看了许多,想了许多。虽然没有给天主做多少工作,但有一样我觉得欣慰,那就是我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有多少吃不下去的吃下去了,有多少看不过去的看过去了,有多少不理解的理解了。直到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当年宗徒们传教的滋味,我是靠走百家门吃百家饭过来的。”
    在回修院的路上,我反复琢磨王修女的“吃百家饭”,联系起她开始说的修道人生命的“支点”,以及对武姆姆的介绍,自己的修道历程,渐渐的,在我的眼前,呈现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生命之路,路上留下了主母会修女们那艰难跋涉的脚印……在蔼然可亲或幽默风趣的背后,是琐碎、艰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时间在悄悄过去,她们的青春全部投到了孩子们和老人们的身上。长期的,默默的,无怨无悔的奉献,曾经遭遇到的误解、排斥、讥笑、攻击、羞辱……她们只是用微笑面对,却把眼泪留给了自己。啊,这些人类中最伟大的化妆师,她们在用神贫、谦虚、痛苦、牺牲,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装饰着基督的面容。
    记得我们跟王姆姆谈话的时候,不远处有几位修女正在为残障儿童系裤子、扣衣扣,有的为儿童擦嘴,揩鼻涕,有的牵着儿童的手在蹒跚学步。她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在整天为这些残疾儿童的服务中度过每一分,每一刻,每一时,每一天……20年呢!我不禁为她们崇高的精神深深感动,便说:“只有走近耶稣的人,才能这样忘我地工作。”
    王兰革姆姆的一席话,道出了修道生活的全部意义。

 

本文标题:生命的“支点”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