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梅州教区简介


2009-01-08 13:28:35 来源:信德报(总第360期)

    天主教传入广东省梅州地区始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起初由法籍李神父来梅州传教,在梅县书坑购地建立了第一间公所。1858年,法国神父卫加禄又到兴宁县赤沙建第一座天主堂。1872年,董中和神父在五华县建长布镇源潭村天主堂、棉洋镇北斗寨天主堂。同年,彭神父还在蕉岭县圣堂村建起能容千人的叟乐天主堂。1885年在梅县上黄塘建天主堂。1890年,在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建天主堂。十九世纪末,福音先后传入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丰顺、大埔等县,发展教友3000多人。
    1925年,教会当局将法国所辖的兴梅地区(现在的梅州市所辖区县)的教务划归美国玛利诺修会管理,设立嘉应教区,管辖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大埔以及龙门、和平、连平九个县。1935年12月,福尔德在美国升为嘉应教区的主教。1949年7月,委任中国神父蓝国荣为副主教。
    嘉应教区起初在梅城租房传教。1938年,开始向国内和海外教友发动募捐,在梅城江南购地30多亩,建有主教府、神父楼、玫瑰修女院和水塔等,建筑面积3908.6平方米。1927年,在梅县上黄塘开办圣若瑟修院,解放前夕改为梅县圣若瑟中学。
    1940年,嘉应教区创办月刊,名为《我们的牧区》,后来改为《新南星》,由许嘉禄神父主编。在嘉应教区传教的中国神父、修女有蓝国荣、黄卿荪、黄纯贞等22人。
    嘉应教区设立后,福传工作蒸蒸日上,五华发展最快,其次是梅县、兴宁、蕉岭。美籍慕道宏、莫尔斐等8位神父先后到五华传教,1933年至1945年间,建有桥江塘唇寨、华阳华东、水寨大布、锡坑老楼、华城东山凹五座教堂,教友人数日增,至1949年已发展为7489人。在梅县设立了梅城、松口两个公所,还有畲坑、长沙、石扇三个分堂和丙村、南口、书坑、洋门、长滩五个祈祷所,教友达2000多人。在蕉岭,1930年教区派许嘉禄任叟乐天主堂神父后,一面扩大圣堂,一面在蕉城兴建天主堂。在兴宁,有11位外籍传教士,发展了2000多名教徒。地处偏僻的平远县,东石、石正也建了两座教堂,有教友677人。天主教传入大埔是1904年,在大埔三河建起第一座天主教堂,后来在茶阳、高坡建有教堂,教友约784人。丰顺天主教隶属汕头,不属嘉应教区,先后有法籍神父高若望、龚善传、沙牧羊等在丰顺传道。1887年起,建有埔寨茅园教堂,后建有汤南石门池、汤坑圣堂、汤坑天主堂、汤西蔡屋坝、沙田圩、汤西石岗、汤西锡滩、潘田仓等教堂,教友1150人。

    天主教在梅除传教工作外,也为梅州做了很多有益的福利事业:一、建造梅江桥,是法籍神父龚善传设计绘图,教会还捐助了建造一个桥墩的资金。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香港沦陷,很多难民到梅州,时值灾荒,天主教为难民施粥,每天有600多人到天主教堂排队食粥,同时为一些逃难的妇女儿童解决住宿问题,组织难民做纸扇、鸡毛扫、织竹篮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据1950年调查,梅州地区天主教仍有外籍神职人员29人(美籍27人、法籍2人),中国籍神父、修女22人,教堂29座以及祈祷公所20多处,教友15693人。还设有圣若瑟修院1处,女修道院6处,教会附设中学1处,小学识字班4个,并开办施药处7个,织布厂1处,单车店1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梅州地区的教务逐步恢复活动,房产也逐步得到落实。
    1981年,广东省天主教“两会”决定将原嘉应教区改为梅县教区,负责梅县、兴宁、五华、丰顺、蕉岭、大埔、平远等县的教务工作。1982年4月,成立了天主教梅县教区筹备小组,由蓝国荣、黄卿荪、谢德禄三位神父负责。1989年5月7日,钟全璋神父被祝圣为梅州教区主教。
    梅州教区有了主教以后,神父、修女、教友更加团结合作,各堂点的教务工作不同程度在进步,神父、修女积极帮助各堂点修建、改建教堂添置设施。1989年12月梅州主教座堂落成;蕉岭重修红岗、蕉城天主堂;五华重新修建北斗寨、长布、水寨天主堂;平远东石、洋背天主堂也予以开放等。
    2000年1月28日,钟全璋主教因病逝世,2月教区选举廖宏清神父任天主教梅州教区教区长、梅州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主持天主教全面工作。2000年11月成功将修女院搬迁至蕉岭叟乐天主教堂,并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起占地300平方米,楼高6层的市天主教大楼,为教区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3年9月26日,廖宏清神父被祝圣为教区第二位国籍主教。
    目前,梅州教区有天主堂、活动点33处,教友21000多人,教区主教1人,神父5人,修女17人,修士7人。

 

本文标题:梅州教区简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