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天主经注释(七)


2009-03-13 09:46:29 来源:信德报(总第367期)

    在人类历史上,把“满全天主的教导”摆在重心地位的就是在圣经启示内所包含的西乃山上的十诫。因为我们看到,十诫决不是把西乃山的训诫废除了,也不是将十诫降低为“旧的法律”,而是单纯地向纵深发展,使我们承认它的深奥意义以及从诫命本身放射出伟大而壮观的光芒。如同我们所见,十诫不是以外形上加给人的重负。它是天主本性的一种启示——以能让我们达到接受它的地步——因此它是我们人所以是人的真理之所在。我们人所以存在的基点被解读为:我们要能够理解它并且把它们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天主的旨意是发自他的本性,从而指引我们达到人生的真理,穿越虚妄,从自我毁灭中解脱自己。
    因为我们人是来自天主,我们能够轻视一切左右我们的不洁之事,开步行走在天主旨意的大道上。旧约中“义人”概念的精确含义就是:靠天主的话而生活,这样,按照他的旨意寻找到翕合他圣意的道路。
    那么,当耶稣向我们说天主的旨意和天上时,就是天主的旨意得到满全的地方。他的圣言的核心再一次指明了他的使命。在雅各伯井旁,他向给他拿来食物的门徒们说:“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4)。耶稣指的是他同父是一体的,承行父的旨意就是他生命的基点,他与父的旨意合而为一,就是他存在的核心。首先,虽然我们在这段经文中听到“我们的天父”的祷声,他是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同他的圣父情意绵绵对话的回声:“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的意愿”——“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你的意愿吧!”(玛26:39,42)。当我们默想耶稣苦难时,我们就有必要把焦点清楚地放在这段祈祷上面,在这段祈祷中,耶稣在他人性的灵魂中看了我们一眼,也体现了他与天父的旨意“合而为一”了。
    致希伯来书的作者找到了耶稣山园的忧苦中,怜悯之心的关键(希5:7)。把自己放在耶稣灵魂深处的一瞥上,他使用了圣咏第四十首来解释慈悲与怜悯。圣咏的话是这么说的:“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喜,就开了我的耳朵;全燔之祭以及赎罪之祭,也非你所要。于是我说:‘你看,我已来到!’关于我,书卷上已有记载:我的天主,承行你的旨意为我所喜爱,你的法律常存于我的心怀”(希10:7; 咏40:7-9)。耶稣的全部存在总括在这句话里:“是的,我来是为承行你的旨意。”仅仅就是针对这一背景,我们完全能理解他所说的:“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是什么意思(若4:34)。
    我们在此光照下,现在我们理解了,耶稣自己就是这“天上”最深刻最具真理一词的含义——在他内,并通过他,天主的旨意全然承行。看到耶稣,我们才晓得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正义的:常有一个引力在拉我们的意愿离开天主的旨意,并把我们投入纯粹的“物质”堆里。但是他接纳我们,吸引我们到他那里去,进入他内,与他结合,让我们也能领受天主的旨意。这样,我们最终在天主经中所做的第三个祈祷,就是我们一步步靠近天父,以至天主的旨意能压倒拉扯我们的低下的自私,使我们能够承受至高之天,我们就是为此而蒙召的。 (连载七
    教宗本笃十六世/著

 

本文标题:天主经注释(七)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