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教宗讲解若望«默示录»中的祈祷并寄望他在黎巴嫩的访问能鼓励整个中东的基督信徒


2012-09-13 09:55:49

  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12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祈祷的学校”这一主题。上周三的公开接见活动中, 教宗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朝圣信友们讲解了若望«默示录»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圣若望宗徒着重谈了在教会生活内的祈祷。这一次,«默示录»的作者将注意力转向全世界。的确,按照天主的计划,教会在历史中前行,它属于历史。
  教宗指出,在«默示录»中,会众聆听若望传达讯息的时候,再次发现了自己作为“天主和基督的司祭”,去拓展天国的使命,向人类世界开放自己。由此在他们当中出现了建立辩证关系的两种方式:一是“基督的体系”,另一个则是 “受邪恶控制的尘世体系”。于是,会众必须知道深入解读他们所生活的历史,学习用信德去分辨善恶,以行动为拓展天主的国出力。教宗指出,解读、分辨和行 动,这些作为都与祈祷密切关联。
  教宗解释说,在«默示录»的前半部分,基督足有7次提出:“有耳朵的,应听圣神向各教会说的话。”,会众应邀上到高天,用天主的眼光看待现实。我们在后半部分却看到3个象征,它们是解读人类历史的生活行动指南。这3个象征是:天主的宝座、羔羊和书卷。
  教宗说,若望并没有描述坐在宝座上的人物,因为祂超出人类的各种描述,若望只提到站在祂面前所感受的美善和欣喜。这个神秘的人物是天主,这位全能的天主并没有将自己关闭在天国里,而是走近人,与人缔结盟约。天主以神秘,但真实的方式让历史中的人类感觉到祂的存在,祂的声音以闪电和雷霆为象征。«默示录»中也提到在天主的宝座周围出现的各种形象,如24位长老和4个活物,他们日夜不停地赞颂人类历史唯一的主。
  第二个象征是书卷,天主对人类和人类事件的计划就写在上面。书卷用7个印密封着,没有一个人当得起展开阅读它。面对人类无法探索天主的计划的情景,若望极度悲伤,乃至大哭起来。不过,对人 类在历史奥迹面前的迷惘,却有一个补救方法,换句话说,有一个人当得起展开书卷阅读它。这便引入第三个象征:在十字架上被宰杀的羔羊,但这只羔羊站立着, 表示祂已经复活。教宗清楚指出,正是死而复活的基督羔羊逐个开启7个印,揭示天主的计划,人类历史最深刻的意义。
  最后,教宗从«默示录» 的祈祷谈到我们的祈祷。他说:“«默示录»尽管贯穿着许多异象和象征,却将我们带入非常富饶的祈祷中,因此,我们也要聆听、赞颂、感谢、瞻仰上主,向祂请 求宽恕。«默示录»中会众团体隆重的礼仪祈祷结构也强烈唤醒我们重新发现感恩祭具有的卓越和转换功能。我特别愿意强烈邀请大家信守主日弥撒,让主日成为一周的真正核心!”
  教宗在向信友们致词时,特别提到他即将在黎巴嫩展开的牧灵访问。他用意大利语向朝圣信友们说:“我愿意邀请大家用祈祷陪伴我即将在黎巴嫩进行的使徒之旅,在这次访问期间,我将颁发中东主教特别会议后宗座劝喻。但愿这次访问能鼓励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基督信徒、促进和平及友爱。”

本文标题:罗马:教宗讲解若望«默示录»中的祈祷并寄望他在黎巴嫩的访问能鼓励整个中东的基督信徒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