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两个92岁的前辈


2013-11-04 10:40:58 作者:张公显 来源:《信德报》2013年10月17日,37期(总第554期)

    因有事进京,借机探望了两位均在养老院且都是92岁高寿的老前辈,一位是在北京昌平区香堂文化新村养老院的董佩英老妈妈,一位是在天坛南侧长青敬老院的郑慧君老妈妈。因为她们都是最早支持、资助、发行、推广我们堂区小报的骨干和恩人。过去,她们一个在王府井东堂,一个在宣武门南堂,我们每期所寄的小报,都是由她们收转发放给教友们相互传阅,并鼓励教友赞助,达10年之久。《异星》《灵光》等内部学习资料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免费赠阅,是与她们和许多教友的祈祷、鼎力相助及热情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知道她们现在的唯一缺憾就是难以参与弥撒圣祭及实领圣体。董妈妈因为身体太胖,行动不便,多年来只有一次在教友的帮助下,到较近的天通苑祈祷所参与了一台弥撒,后来又有一位神父来养老院为她送了圣体。六个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前来探望的机会不多,即使来了也是来去匆匆。有时也有教友前来看望,但因距离城区太远,来的次数非常有限。因与教外院友鲜有共同语言,孤独之感常会涌现。董妈妈似有伤感地说:“烦闷的时候,只有念经祈祷,同天主说说话,常常坐在床上念玫瑰经、拜苦路,为自己也为其他的人,借此消除寂寞。”她常常盼望着有教友来此探望,因此,她见到我非常高兴,似乎有说不完的心里话,畅谈我们相识后的许多往事……
    而另一位92岁的郑妈妈见到我时,明显心情与董妈妈不同,她愉快地跟我聊天。她说,敬老院地处繁华地段,自己行动也很方便,子女儿孙探望频繁,有时也能去南岗子圣堂参与弥撒、领圣体,和教友熟人见见面,说说话,生活过得不错。郑妈妈很热心,再三拜托我常为她和她的下一代祈祷。
    两位老人年龄相同,都住在养老院,生活、心态却迥然不同,采访后,我忽然意识到有条件的堂区,尽量组织有神父参与的、专门从事探望老人的团队,定期轮流巡回探望,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显得特别重要。这为那些身处特殊环境的老人是一种精神鼓舞、超性安慰,使他们时常觉得还有人在关心他们、惦念他们,使他们在“怀旧”、“回忆”及述说往事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振奋和信爱热火的重燃。
    据董妈妈讲,养老院每月的费用是2500元,她反问,“但这对那些没有退休工资的人来说,岂不是‘望院莫及’吗?那些住不起养老院的贫苦家庭的老人又当如何?”
    无论社会还是教会一直倡导关注老人,关怀老人,全力构建敬老爱老的氛围。但为老人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关怀做得是否到位,值得我们的神长教友深思。

本文标题:两个92岁的前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