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接受意电视台访谈(二):得到宽恕是人的权利


2022-02-11 09:22:25 来源:信德网

教宗方济各接受意大利电视台访谈

教宗方济各2月6日晚上在圣玛尔大之家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第3频道连线,接受“时事评论” 综合节目主持人法比奥·法齐奥(Fabio Fazio)的专访。我们介绍了教宗关于冷漠的文化、战争、移民和贫穷议题的看法,今天接著介绍访谈中有关保护受造界、亲子关系、请求宽恕,以及邪恶和痛苦的问题。

对大地负起责任

教宗方济各再次呼吁世人爱护受造界,阐明“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修养”。教宗告诫,环境问题的警讯是从亚马逊地区传出的,那里有砍伐森林、缺少氧气供应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如此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灭绝”,会“毁灭大地母亲”。他说,“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要对大地母亲负起责任”。否则,一切都会像罗伯托·卡洛斯(Roberto Carlos)在歌中唱的那样,一个儿子问父亲为什么河流不再唱歌?回答是:"河流不唱歌是因为它已不复存在。"

社会攻击性

教宗号召的“爱护”行为从社会的视角看,似乎也在减弱。今天有一种“攻击性”问题,例如“欺凌”现象。教宗表示,“攻击性本身并不是件负面的事,因为需要有好斗的劲头来征服大自然、向前迈进及建设,就是说攻击性也有正面的。但同时存在一种从小事开始具摧毁力的攻击性:以言辞,即流言蜚语”来攻击。在家庭、社区的闲谈能毁坏人的“身份”。需要向“流言蜚语说不”:“若你对别人有意见,你或是咽下去,或是当面跟他说。要做勇敢的人”。

父母要做孩子的“同谋”

访谈中关注的“焦点”还是青年,有时他们成了“难以置信的孤独感”的牺牲者。可是,有些青少年的父母难以理解“别人的痛苦”。教宗说,亲子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亲近”。“与子女建立亲密的关系。我为年轻的夫妻办告解或与他们谈话时,总是问一个问题:‘你和孩子一块儿玩吗?’这是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免费赠予。有时我听到这样痛苦的回答,‘神父,我早晨出家门去上班时,孩子在睡觉,夜里回来后,他们还是在睡觉’。”

“这是远离孩子的残酷的社会,但与自己的子女在一起是免费的。要与子女一起玩耍,不要担心他们、他们说的事情,以及他们的设想。要是孩子大了一点,长成少年,有时滑倒,就接近他们,以父亲和母亲的身份与他们交谈。”

教宗说,“那些与孩子不亲近的父母,为了清静便对孩子说,‘拿起车钥匙,走吧’”,这样做没有益处。相反,若父母几乎是“子女的帮凶”,那可“真是太好了”。

从高处往下看只为帮助别人重新站起来

谈到亲近的议题,节目主持人法齐奥提到教宗的一句名言:“只有在帮助一个人重新站立时,才能从高处往下看。”教宗深化这个观念说:“的确如此。在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人们从高处往下看别人,为支配和制服他们,而不是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只要想想,有些职员必须以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工作上的稳定,因为他们的老板从高处望着他们,只为支配他们。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悲伤的故事。”

得到宽恕是人的权利

访谈的内容进一步扩展,碰触到邪恶的概念。主持人问道:“是否有人不值得蒙受到天主的宽恕和仁慈,或人的宽恕呢?”教宗答道,“得到宽恕是人的一项权利”,这“也许令某些人反感”。若我们请求宽恕,我们众人都有权利得到宽恕。“这是由天主的本性产生并赐予人的一项权利。我们忘记了,有人请求宽恕,他就有权利得到宽恕。‘你做了事,就得偿还’。不是的!你有权得到宽恕,若你亏欠社会,你就想办法偿还,但要得到宽恕”。

无辜者遭到的恶行

然而,还有一种邪恶,那种有时打击无辜者却无法解释的邪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天主不干预呢?教宗答道,"许多罪恶正是因为人类失去了遵循规则的能力,改变了自然,改变了许多事物,也是因人类脆弱造成的。天主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当然,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什么儿童会受苦?"。教宗承认"对此我找不到解释"。"我有信仰,我努力爱天主,祂是我的父亲,但我问自己,'那为什么孩子们会受苦呢?没有答案。天主强大无比,凭着爱是无所不能的。相反,仇恨、摧毁是在另一位的手中,它因嫉妒而在世界上种下了邪恶"。

教宗叮咛道,与邪恶“无话可说”,"与邪恶对话是危险的"。"而许多人去试图与邪恶对话,我也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但我想知道为什么。与邪恶对话,这是一件可憎的事......与邪恶对话没有益处,这对所有的诱惑都是如此。当你有这种诱惑时:'为什么儿童会受苦?',我只找到一条路:与他们一起受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方面是 "伟大的大师"。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教宗接受意电视台访谈(二):得到宽恕是人的权利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