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方济各2023年11月29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12-07 10:08:34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来源:信德网

福传的热忱:教友的使徒热情(28)为今天宣讲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最近几次我们看到,基督徒的宣讲是喜乐,并且它是为每个人;今天,我们将看第三个方面:它是为今天。

人几乎总是听到对今天的负面评价。毫无疑问,随着诸多战事、气候变化、全球不公和移民、家庭的与希望的危机,实在令人担忧。总体而言,今天似乎被一种文化所充斥,这种文化将个人置于一切之上、科技为一切的中心、能解决许多问题,并在 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此同时,这种个人化-科技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一种自由,这自由不愿对自己设限且对于落后者漠不关心。因此,它将人类伟大的愿望寄托于时常贪婪的经济逻辑,此逻辑的生活愿景抛弃了那些不生产、努力超越有限事物的人。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发现我们身处历史上首个全球寻求无神临在的情况下组织的全球性人类社会文明,这个文明集中在巨大的城市中,这些城市尽管有令人眩晕的摩天大楼,但依然位于横向的平庸,(缺乏天人的纵向超越)。

脑海中浮现出巴贝耳城和巴贝耳塔的故事(参 创 11:1-9)。它讲述了一个社会规划,涉及到为了集体的效率牺牲所有个体。人类只说一种语言 - - 我们不妨说它有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 就好像被一种普遍的魔咒包裹,这魔咒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都吸进了划一的肥皂泡中。然后,天主混淆了语言,也就是说,祂恢复了差异,重新创造了为独特性发展的状态,复兴了意识形态试图强加划一的多样性。天主也使人类远离了对全能的妄想:“来,让我们建造一城一塔,塔顶摩天,好给我们作记念,免得我们在全地面上分散了”(4节),他们想要达到上天,自己坐上天主的位置。但这些是危险的、挑拨离间的、破坏性的野心,天主通过混淆这些期望来保护人类,防止即将发生的灾难。这个故事看起来确实具有话题性(时事性):即使在今天,凝聚力,如果不是兄弟情谊与和平,而是往往基于野心、民族主义、同质化以及灌输天主无足轻重和无用的技术经济结构:不仅仅是因为追求更多知识,却更是为了更大的权力。这是一种巨大地挑战着今日文化的诱惑。

我在《福音的喜乐》中试图描述其他事物(others)(参 52-75号),但更重要的是呼吁“一个具照明力的福传,藉以照明人和天主、人和人、人和世界各种相关相连的新方式,而且这福传能以核心价值启迪人心,务求达致那新叙述与新典范形成的地方,带着耶稣的话语走进城市灵魂的深处。”(第74号)。换言之,只有通过活在自己时代的文化中,耶稣才能被宣扬;并且始终要牢记宗徒保禄关于当下的话:“看!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后 6:2)。因此,没有必要将今天与过去的其他愿景相对比。仅仅重申已有的宗教信仰是不够的,这些信仰无论多么真实,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抽象。一个真理并不会因为高声宣扬而变得更可信,而是因生活的见证它才更可信。

使徒热情从不是对已获得风格的简单重复,而是见证福音为我们现在在这里活着。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让我们将我们的时代和文化视为一份礼物。它们属于我们,福传并不意味着远远地对其进行评判,也不是站在阳台上高声呼喊出耶稣的名字,而是走下来,到街头,去它生活的地方,经常去他受苦、工作、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居住在人们分享对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的那十字路口。这意味着作为教会,在“对话、相遇、团结”中发挥着“发酵剂”的作用。毕竟,我们的信仰表达是对文化、团体和各种情境进行对话和相遇的结果。我们不应害怕对话,相反,正是对抗和批评帮助我们保持神学不被转化为意识形态(“在意大利教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佛罗伦萨,2015年11月10日)。

我们需要站在今天的十字路口。离开它们将使福音贫乏,将教会减缩为一个教派。另一方面,经常去这些地方帮助我们基督徒以一种更新的方式理解我们希望的缘由,从信仰的宝库中提取并分享“提出新的和旧的东西”(玛13:52)。简而言之,我们不仅想要改变今天的世界,更需要改变牧灵关怀,使世界更好地在今天实践福音(参《福音的喜乐》25)。让我们使耶稣的愿望成为我们自己的愿望:帮助同行的友伴不失去对天主的渴望,向祂敞开他们的心扉,找到唯一的、从今日直到永远的,给予人类平安和喜乐的那一位。

特别问候

我热烈欢迎讲英语的朝圣者,特别是那些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朝圣者。我祈祷你们每一位和你们的家人都能经历一个在本周日开始的蒙恩的将临期,为新生的耶稣,天主之子和和平君王在圣诞节的到来做好准备。天主降福你们大家!

本文标题:教宗方济各2023年11月29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