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四旬期的来历和意义


2007-02-28 16:46:47 作者:任丘 段家务 刘若 来源:《逾越》

    从宗徒时代开始,基督徒的唯一庆节就是基督的死而复活——主日及每年的逾越节。任何后加的庆节,都是指向这“独一无二”的奥迹。
    早在第二世纪,每年逾越节庆祝主死而复活的时候,同时也是教会举行入教圣事及圣体的日子,因为入教圣事就是逾越奥迹的实现——天主借圣事的实行,使我们与死而复活的基督一起出死入生。(罗6:3-14)
    教会在初世纪末,已有用斋戒准备洗礼的习惯,不同地方教会用一至两天或四十个小时来准备逾越节。
    公元150年,圣犹斯定的第一互教书这样说:“凡愿皈依并生活真道的人都应予以教导、训练他们祈祷,并以斋戒来恳求天主,好使他们以前犯的罪获得赦免,我们也要和他们一起守斋,好在逾越节的日子,使他们获得逾越重生,我们也再获重生的效果。
    到第四世纪,东方教会首先将逾越节的准备期伸延到六周,称为“四旬期”,后被西方教会及罗马教会采用。
    四旬期包含三个含义
    一、纪念梅瑟在西乃山上四十昼夜不吃不喝,为取得天主的圣训(出34:28)
    二、厄里亚先知徒步四十天,往天主圣山,为取得以色列人的纶音(列上19:8)
    三、救主耶酥在旷野四十天严斋,以上主的话击退魔诱(玛4:2路4:1-2)
    原本四旬期的精神是使整个教会在这时期内,欢欣的准备,积极的慕道,自省,律己,听从主的圣道,与神与人修合,履行正义,仁爱,并以祈祷,斋戒抵抗魔诱,好能死于自我,活于基督,使整个人彻底归向上主。
    自六世纪,因历史的冲击,成人入教相对减少,往日的慕道程序及其礼仪渐渐崩溃,四旬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慢慢形成消极的所谓“封斋期”,强调个人严厉守斋,克己,补赎,求主赐福,消灾免祸,斋戒被视为一种德行和善工。
    其实真信仰并非只为祈福免祸,真信仰应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力求上进,讲求牺牲与奉献,勇于奋斗,尽人力而听天命,应脚踏尘世路,肩担古今愁。
    时至今日,“梵二”已清楚更正了“四旬期”不再是“封斋期”,而四旬期也恢复了原来慕道,修好,为迎接逾越节的意义,四旬期的积极精神再显无疑,四旬主日选经,祷文也为慕道、更新、修好而设,分施圣灰的经文也以“你要悔改,信从福音为”首选。
    并且,四旬期与我国的春节也很相适应,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一年的开始,我们要经过四旬期的慕道,洗礼,与主与人修好,除旧更新,脱去旧人,换成新人。
    记着,没有慕道者和我们已领洗者的慕道皈依,便没有“四旬期”。
    没有领洗者的洗礼和我们已领洗者的更新和与主与人的修好,便没有逾越节庆典。

根据《逾越》选摘
2007年圣灰礼

本文标题:四旬期的来历和意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