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五)


2012-07-24 15:51:38 作者:段春生 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2年7月12日,第25期(总第496期)

福传与成效
    徐光启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先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对他影响极深,他知道欲向亲友同道传教,首先得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徐光启的父亲徐思成“阴阳医术星相占候二氏之书,多所通综……”徐光启为让父亲脱离迷信,寿终之前皈依基督,于1604年,“把他七十岁高龄的老父带到北京,经过他和神父们的大量工作,老人终于认识了天主,抛弃了他那些偶像”,在逝世前约一年半领受了洗礼。不久,徐光启的儿子徐骥也成为一名天主教徒,圣名约伯。徐骥“以荫补中书,隐居不仕,确守家训,终身克己。公媳亡后,鳏贞十余年,勤行爱主爱人之事”。后来,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
    在徐光启的影响下,夫人吴氏“奉事天主极虔。若遇大瞻礼日,衣公服,必诚必敬……遇诞日,子孙罗拜,夫人则布衣练裙,辞谢曰:我罪人,日负恩于天主,何敢当贺;汝辈有心敬我,惟向天主,求救我最足矣。”
    徐光启家中其余人均由郭居静神父授洗,依次是:“儿媳顾氏圣名不详,长孙徐尔觉圣名弥额尔,次孙徐尔爵圣名依纳爵,三孙徐尔斗圣名达陡,长孙女圣名福礼济大,次孙女圣名甘第大……”可以说徐光启家是第一个举家信奉天主教的家庭。
    1608年9月,徐光启在上海老家为父守制,请利玛窦派遣郭居静神父到上海建立新的传教区。郭居静神父于当年年底前往上海,徐光启乘船亲自在路上相迎,并且在家里大摆筵席,有许多官员及社会名流也纷至沓来,以示致敬。郭神父在上海传教“取得进展,主要归功于徐光启的热情。在两年的时间里,上海的天主教徒已经有二百多人。”柏应理曾写,“徐光启劝人认识天主时说:‘有人与我同恭敬天主者,是我亲友,是我一家也。一时向化者甚众,感谢天主之恩’,因是斋民闻风,问道接踵。”由于教友日增,郭神父几乎无法应付这庞大的传教需求,因为“从教之众,皆以友劝友,以亲劝亲,相率而来……后之识认天主者,皆文定公(徐光启)一人之力也。”可见,上海教会之所以能够建立与发展,徐光启功不可没。
    在家乡期间,徐光启还致力于推动福音在上海的传播。上海教会是继北京与南京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三个传教中心。
    徐光启不仅以言语劝说人信奉天主,更身体力行实践福音的教导。“遇有可以受教的知己文人,即介绍给神父们,他生活的圣善已充分显示他所奉真道的圣善,他的德行,有目共睹,教外人士都尊敬他。”根据徐宗泽的研究,李天经、孙元化、韩云、韩霖、段衮等初期基督徒皈依天主教都是受了他的影响。徐光启究竟使多少人皈依了天主教会并没有记录,但是仅在1623年,据有记录可查,“他直接使一百二十人皈依了天主教,这些人大多数是学者和学生。”
    徐光启劝勉那些没有文化的人认识天主加入教会时,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信心。“每一段要理,往往要翻来覆去地讲好几遍,他们才能懂得。”一次,一个粗鲁的工人写信给他,要求解释几段难懂的道理。他回复说:“假使你有什么疑难,尽管来问。我们不妨辩驳一下……”此外,他还邀请一些优秀的信友,教他们默想耶稣行实,实行成全的信友生活。可见,徐光启传教的对象,不仅限于士大夫阶层,而且他也努力向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积极传教。
    徐光启天赋奇才,是当代第一流的文章大家。他编撰和修订了很多教会著作,推动教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他多次向皇帝上奏,建议让他和神父们一起修改历书,通过这种途径,使耶稣会在中国更加安全和稳固,并为传播福音开辟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
    徐光启不仅支持传教士的工作,而且还手把手地帮传教士修改文字。有一位传教士与徐光启住在一起,他想利用闲暇时间写一部书,以供大家使用。当这位神父把这个想法说给徐光启时,徐光启非常高兴,大力支持他用中文写作,并承诺亲自给他校订文字。于是“他每天抽出两小时来做这项工作,按时修改神父的疏漏,手握笔墨阅读书稿,犹如学校的小学生。将神父的书稿修订完后,他又将修订稿重新誊写整齐,虽然他有几位抄写员可以为他做这类抄写工作,但他还是坚持自己誊抄,因为不想错过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中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徐光启帮助利玛窦校订润色了《畸人十篇》,庞迪我的《七克》,高一志的《推演正道论》及《谘周偶篇》也都有他的润色。徐光启与在华耶稣会士交往甚多,除利玛窦、高一志、庞迪我、郭居静外,龙华民、艾儒略、罗雅谷、汤若望等人的中文著作也都曾得到他的校订,这些文章经过他生花妙笔的润色后,具有了古典文风,文字清丽、典雅,深为中国文人喜闻乐读。
    徐光启对任何人都肯帮助,或进忠告,或为说情,或对贫困予以周济。神父遇有困难,他或用自己的力量,或借助别人的斡旋,助其解决难题。对教会的传教事业不遗余力。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教务之所以能获得惊人的进展,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全文完)

本文标题: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五)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